嗨,小鸡🐔
——新店子幼儿园中一班

新店子幼儿园才立多
创建于2024-08-29
阅读 2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活动起源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并对不同种类的动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伴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进步,孩子们对各类家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进行《鸡的一家》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对鸡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幼儿园孩子们吃水煮蛋吃腻了,剩下好多,所以我们带孩子们参观了鸡舍的小鸡和新加入的贵妃鸡,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好奇和围观。就这样,孩子们和小鸡的故事就此展开了……

初遇小鸡🐔

  1.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鸡吗?你们知道小鸡长什么样吗?
  2. 我在奶奶家见过,小鸡嘴巴尖尖的。
  3. 我也见过,小鸡头是红色的。不对不对,我见到的小鸡头是黄色的。
  4. 你们说的都不一样,小鸡的头是黄色的,大公鸡的头是红色的。
  5. 大公鸡是男的吗?大公鸡是小鸡的爸爸吧。
  6. 那小鸡的妈妈呢?小鸡的妈妈的头也是红色的吗?
  7. 啊!那我们不就把小鸡吃掉了!小鸡的妈妈会下蛋,我们都吃过的鸡蛋。

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讨论着,我们带着孩子去看老朋友和几位新朋友——鸡🐔

02:30
  1. “这几只鸡是男生还是女生?”
  2. “它们叫什么名字?喜欢吃什么?
  3. “鸡怎么睡觉呢?”
  4. “它怎么叫的呀?”
  5. “它有翅膀,那它们是不是会飞呀”
  6. “它会下蛋吗?”
  7. “哇,你看它们吃的多好啊!”

听着孩子们的童言童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过视频教学,让幼儿们了解了小鸡的生活和成长过程,孩子们还知道了小鸡是怎么叫的。“小的鸡是叽叽叽”,“大的鸡是咯咯咯”,“公鸡的声音还会更大”。

教师的思考🤔

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问题的提出受他们天生好奇心的驱动,小鸡吃什么?小鸡长什么样子?孩子们想要的似乎并不是那个答案,而是一种不停去追问的快乐!开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就是最宝贵的。指南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此次活动中,我们通过和幼儿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引导鼓励幼儿们讨论,让孩子们在一次次探索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小鸡调查表

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农村,家里都有养小鸡生蛋来吃,所以我们一起来调查了一下家里小鸡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通过调查,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小鸡。

趣玩小鸡🐔

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剪出小鸡的身体,头部等部位。

孩子们用油画棒绘画出各种形态的小鸡

寓教于乐,在《小鸡咕噜咕噜》的游戏活动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美。

00:55

小鸡来源探秘😏

为了解决孩子们小鸡来源的疑惑,我们进行了《小鸡“蛋”生》的教学活动。

孩子们进行“小鸡下蛋”的游戏比赛,看看谁生的蛋多,也感受游戏的快乐。

00:27

哇!鸡妈妈生鸡蛋了,好大吖,快来看👀

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观看视频,了解到原来小鸡是孵出来的,而且煮熟的鸡蛋是孵不出来小鸡的。

教师的思考🤔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好的活教材”,而小鸡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幼儿对它们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鸡从哪里来?”孩子们争论不休。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出的以幼儿为主体,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从幼儿兴趣出发,教师作为支持引导者,以“鸡”“蛋”为探究点,一步一步跟随幼儿了解小鸡,了解小鸡出壳的过程,探索生命之美。幼儿们从活动游戏中了解小鸡,在游戏中成长,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也感受到了音乐的律动之美,也在绘画,剪纸的过程中,学会了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想法。

阅读 2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