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是相互促进的。而陶行知也曾说过,“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在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教育,本身就是,也理应是一场双向奔赴。
育人者,需“自育”。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师者当有“师德”,当成“师范”。教师无德,何以育德?教师无才,何以育才?教育之旅,本身就是教师的一场修身、修心、修行之旅。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惩前毖后”,需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每一次与学生的交谈,也是与自我的交谈。苏霍姆林斯基说:“你是生活在人群中。不要忘记,你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愿望都会影响周围的人。”作为教师,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可以“诲人不倦”,也可以“毁人不倦”。
教学者,需“自学”。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仅仅是教育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而已”。如何让教学这朵花瓣开得更鲜艳,这就需要教师在“自学”上下功夫。教师的“自学”主要表现在,提升理论水平、实践水平,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把控能力,增强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惟有教师自身胸有成竹,方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惟有教师自身功底深厚,方能在教学中驾轻就熟。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寻根究底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这足见,教师“自学”的重要性。
教育,要奔赴在每一次的“相遇”中。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师生的不期而遇,从相遇走向相知,从相知走向相伴。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我们很难说得清,是谁摇动了谁,是谁推动了谁,是谁召唤了谁。或许,应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互相摇动、互相推动、互相召唤”。正如汤勇在《教育可以更美好》一书中描绘的那样,“我们在陪伴孩子、呵护孩子生长的同时,也是在滋养自己,历练自己,成熟自己,更是让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精神生命得以长大。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和孩子相互慰藉,互为照应,于是便成为彼此生命中的独一无二。”也许,这就是每一次“相遇”的意义吧。
教育,要奔赴在每一次的“对话”中。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同教科书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除此之外,学习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发现问题;在对话中,解决问题。在对话中,产生交流;在对话中,碰撞思维。在对话中,求证旧知;在对话中,探索新知。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保罗•弗莱雷认为的那样,“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我相信,只有对话,才能实现真正的“双向奔赴”,也只有对话,才能称之为教育。
教育,要奔赴在每一次的“成长”中。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对教师而言,也当是如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学生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因此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正如朱永新说的“教育的生命,真正意义是与孩子一起成长”,没有师生的共同成长,就没有教育的发生。相伴成长,相互成长,才是教育生命该有的样子。成长是努力的状态,成长是奋斗的姿态,成长是向上的常态。只有师生的彼此成长,才是活的教育,才是看得见的教育,才是最美好的教育。
教育,就是一场“双向奔赴”,是师生主动的奔赴,是师生积极的奔赴。
教育,就是一场“双向奔赴”,是师生走心的奔赴,是师生交情的奔赴。
教育,就是一场“双向奔赴”,是彼此成长的奔赴,是彼此成就的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