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油田第四小学六(2)中队——今天我是红领巾讲解员

花儿~
创建于08-29
阅读 3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队辅导员:刘春艳老师、王曙涛老师

活动地点:中华第一龙展览馆

活动日期:2024年8月9日

参加人员:方乐微、潘子豪、王孝赫、杨奇鑫、张歆悦、朱栩伽

       “中华第一龙”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为龙的子孙的事实。中华第一龙进入了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了远古时期的龙文化遗存,它主要由三组蚌塑动物图案组成。

       第一组位于一座墓穴中,墓主人为老年男性。在他的两侧是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造型 西侧的虎,张口露齿,四肢交替作行走状。东侧的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遨游苍穹。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出土蚌壳进行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有6460±135年,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较早、形制最为完备的龙形象,专家学者把它誉为“中华第一龙”。濮阳由此获得“中华龙乡”、“华夏龙都”的美誉。

       第二组是由多种动物形象组成,交集叠压在一起,现能分辨出龙、虎、鹿三种动物。龙头向南,虎头向北,龙颈与虎尾重叠,鹿则卧于虎背上。对于这组图案,著名学者张光直教授认为是远古巫术活动的遗迹,龙、虎、鹿是三种神兽,是古人升天所乘的交通工具。在今天的丧葬礼仪中仍然有焚烧纸草人、车和动物形象的做法,其意图也与此相似,即引导和陪伴死者灵魂升天。

       第三组是由奔虎和人骑龙的图案共同组成。虎四肢腾空,昂头翘尾,呈现出奔跑的状态,极具动感,称为奔虎。在虎的背面是人骑龙的图案,长颈昂首,舒身高足,作奔腾状,龙身上骑有一人,双手前后按抚龙身,面部微侧,形象生动传神,作回首观望状,颈部塑一尖状物前指,似乎在为龙指引方向。整个图案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美术界专家认为,这一图案是我国古代美学史上人兽相伴形象的最早体现。与文献记载“黄帝骑龙升天”,“帝颛顼乘龙至四海”的传说极为相符,为研究中国古史传说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中华第一龙是中华民族图腾文化的象征,见证了中华民族为龙的子孙的事实,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自然的敬畏,还象征着力量、吉祥和神圣。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不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学习和了解中华第一龙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 3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