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新”欢喜,期待初遇

柳泉镇中心幼儿园小班入园指南

00
创建于2024-08-28
阅读 11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光清浅处,

一步一安然。

亲爱的小班家长朋友们,

在即将到来的九月,

我们将与您的宝贝一同开启一段新旅程。

或许,

您会有不舍、担心、不知所措,

让我们一起做好准备工作,

和宝贝一起迎接幼儿园的新生活吧!

分离焦虑知多少

“分离焦虑”又称入园焦虑,是指幼儿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和抚养者之间分离时,表现出的一种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几乎每个孩子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分离焦虑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各位家长无需太过担忧。

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

由于生活背景和教养方式不同,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也不同,导致孩子入园后分离焦虑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1.不愿上幼儿园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部分孩子对上学的抵触情绪较大,上学前、入睡前易哭闹。

2.过度怕生

大部分孩子入园前长时间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经验较少,导致个别孩子不愿意与老师、同伴交往,抗拒与他人交流,躲避参加集体活动,喜欢躲在角落里。

3.攻击性行为

受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环境变化等影响,个别孩子有抢玩具、打人、咬人、摔东西等行为。

4.现实与想象混淆

刚入园的孩子年龄较小,常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一些孩子会错把想象当作现实,回家告诉父母“幼儿园有怪兽”“没有饭吃”“老师(小朋友)打我”等想象中出现的情景。

5.尿床、尿裤子

老师掌握孩子的生理规律需要一定时间,来到新环境后,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尿裤子、尿床的现象,此时家长可为孩子提前准备1-2套备用衣裤带到幼儿园便于更换,并引导孩子想上厕所及时告知老师。

6.阶段性体质敏感

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也消耗较大,容易出现代谢紊乱的情况,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等现象。

物品准备

针对以上孩子可能会在入园后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新小班入园指南”——

爸爸妈妈们可以提前准备好以下开学物品,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1.姓名标记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孩子的被子、垫子、水杯、衣物上贴姓名贴、盖姓名章或者绣上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避免错认物品。

2.被褥领取幼儿园被褥后,爸爸妈妈需要及时清洗、晾晒,同时做好标记。

3.水壶孩子们在户外运动与游戏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家长需要给孩子准备1个容量适宜的水杯带来园内,每天给孩子更换适宜温度的热水。

4.备用衣物为孩子准备1-2套便于更换的衣裤(包括内裤、袜子等),建议平时给孩子穿着便于穿脱的衣物,避免背带裤、露趾鞋等。同时可以准备1-2个收纳袋,用于分类替换衣物。


心理准备

1.认识幼儿园

爸爸妈妈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幼儿园的初步认识,利用散步时间带孩子来幼儿园周边走一走、逛一逛,从而减轻孩子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同时可以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增加幼儿对入园的期待感。

2.阅读绘本

爸爸妈妈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入园话题的绘本,用生动的故事向孩子介绍幼儿园的人、事、物,借助故事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生活,萌发对老师的信赖。

3.大胆放手

孩子的能力远远超出大人的想象,刚入园时孩子时常哭闹,爸爸妈妈们要放平心态,相信孩子,大胆放手,引导孩子尝试独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孩子的情绪很容易收到父母的影响,爸爸妈妈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每天用轻松愉快的心情送孩子去幼儿园,开心地和孩子说再见。

能力准备

入园后,孩子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家和在幼儿园里生活节奏的不同。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拥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会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1.独立进餐进入幼儿园,首先要学会自己用勺子吃饭,不挑食、偏食,养成餐后主动漱口、擦嘴的习惯,这是独立生活的第一步。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在家里引导孩子独立进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独立如厕

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大小便,及时询问孩子的如厕需求,有便意时引导孩子提前表达;提醒孩子如厕时尽量自己脱、提裤子,同时也要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3.调整作息时间

入园前一周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和孩子一起模拟幼儿园的作息安排,帮助孩子尽快适应。

4.大胆表达需求

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大胆表达需求,学会说“老师,我要小便”“我想喝水”等基本的沟通语言,鼓励孩子把自己的需求告诉老师,老师和妈妈一样,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老师帮助解决

每个孩子都会面临“成长的挑战”,

初次进入幼儿园,

也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蜕变”。

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用坚定的脚步,

走向人生的新阶段!

阅读 11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