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行走温州第四站---乐清

创建于08-28 阅读396

大家好,我是籀园小学四(8)班的王靖翔。这次来到乐清研学,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与自然之旅,在这片被历史风韵与现代气息交织的土地上缓缓铺陈开来。

温州到乐清大概1小时30分钟的路程,我们选择自己开车前往。隐隐期待一个镶嵌在浙南山水间的璀璨明珠,不仅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四方游客,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研学旅行的理想之地。

       研学第一站: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乐清市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它不仅是展示和保护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

乐清细纹刻纸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乐清细纹刻纸,那细腻的线条、繁复的图案,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这些刻纸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乐清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它们以纸为媒,以刀为笔,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巧妙地融入其中,展现了乐清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的技艺。

龙档是乐清民间雕刻艺术的瑰宝,它以樟树和榆树为原料,通过精湛的雕刻技艺,展现出层次分明、色彩绚丽的艺术效果。每年元宵节,乐清都会举行盛大的龙档游行活动,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首饰龙则是乐清传统灯彩游艺活动的代表,它集多种工艺技法于一体,是乐清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沉浸式剧场:展馆内设有沉浸式剧场空间,通过主屏+地幕+两面镜的形式,结合乐清的传说、民俗、物产等元素,运用光线、粒子、矩阵式等具有科技感的手法,重构乐清民俗画卷,为观众营造独一无二的全新视觉体验空间。

数字化展示:除了传统的实物和图片展示外,该馆还利用数字化手段,如3D建模、数字影音、体感互动等,打造了一个动静结合、视听融合、交互沉浸式、科技感强、互动性高的非遗展示空间。这种数字化的展示方式,不仅让非遗文化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

研学第二站:雁荡山博物馆

雁荡山博物馆是一个集科普、教育、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壮观的火山地质展区,一块块来自远古的岩石标本,静静地诉说着雁荡山亿万年前的火山喷发与地壳变迁。通过那些精心布置的火山演示模型,我仿佛亲眼见证了那些炽热的岩浆如何冲破地壳,喷涌而出,最终冷却凝固,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壮丽山川。

沿着展厅缓缓前行,我来到了生物多样性展区。这里仿佛是一个微缩的自然界,各种珍稀植物的标本和模型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它们以独特的姿态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我对大自然的力量充满了敬畏。

步入馆内,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众多展品中,龙舟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它们或静卧于展台上,展示着精湛的制作工艺;或通过多媒体手段,生动再现竞渡时的波澜壮阔。这些龙舟,不仅仅是水上运动的工具,更是乐清人民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舟竞渡的生动再现区。通过高清图片、视频资料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访客仿佛置身于龙舟竞渡的现场。那激昂的鼓声、整齐的划桨声、观众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首动人心魄的乐章。

研学第三站:《状元故里—王十朋故居》

一踏入梅溪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古朴的牌坊,上面镌刻着“状元故里”四个大字,仿佛在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这里的不凡。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民居,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不久,我便来到了王十朋故居的门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崇敬之情。

王十朋故居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南阁最值得探究的要数牌楼群了,南阁牌楼群原有七座,现存无座,分别是世进士、恩光、尚书、方伯、会魁。

    

这里是江南地区年代最为久远、数量最多的木构牌楼群。数百年来,这里的人们都认为牌楼群是南阁的精髓,也是古村落的灵魂。

在探访王十朋故居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这里不仅是王十朋的故乡,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让我们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更加珍惜当下,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遗产。

这次暑假研学之旅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乐清文化的知识,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我也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活动。

阅读 3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