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重提效率惠民生

侯小豆
创建于08-28
阅读 2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基层减负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基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为基层干部减轻工作负担和压力,让他们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当前,基层负担过重成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十分及时,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基层负担过重,既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也有能力本领、体制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工作方法上的官僚主义,只注重向基层发号施令、督查督导,而不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的办法,综合发挥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优势推进工作。

我们党从建党之日起,就不是仅仅依靠命令的方式开展工作的,而是通过统一思想在全党形成共同的信仰目标,从而产生强大奋斗力量;通过“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多次反复,形成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通过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把党的主张转变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

通过基层减负有利于基层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让他们从繁琐的文山会海、过度的考核检查等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基层减负有利于激发干部积极性。避免基层干部因过重负担而产生倦怠情绪,通过减负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支持,更能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积极担当作为。

基层减负有利于加强基层建设,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在基层工作,稳定基层干部队伍,进而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基层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层减负有利于保障政策落实:基层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负担减轻后,能更专注地将党中央的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要从根本上给基层减负,至少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更加注重统一思想和理想信念教育。内心的信仰是最重要的激励,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党政机关的许多工作,是难以简单地用量化目标进行外部考核的,如果干部自己不愿干、不会干,仅靠外部监管就难以达到效果,而且容易诱发机会主义行为,导致靠文件落实文件、靠会议落实会议。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干部内心的干事创业动力,把那些真正胸怀理想、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他们轻装上阵,主动担当作为。

二是在改革中更好地实现“上下联动”,地方政府不能简单地做“二传手”。我国有五级政府,其中每一级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责任,都要因地制宜把中央和上级的要求转化为具体政策,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落实,而不能简单地当“二传手”,层层转发上级的文件, “上下一般粗”,责任往下推、板子往下打。现实中,由于本该由上级部门进行协调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负担直接交给了下面,万般无奈,基层不得不搞变通或者作假。有些简政放权的措施成了“自由落体”,政府监管减少了,但是安全、稳定、民生的责任,需要基层政府来承担,这也变相增加了基层的负担。对此,上级机关要主动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创造条件,特别是把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协调好,而不是把协调的任务交给地方。

三是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很多工作之所以出现“痕迹主义”,是因为基层党组织和农村集体组织的作用弱化了。在村集体软弱涣散的情况下,只能由政府部门直接和千千万万农民打交道,极大提高了行政成本。如果基层党组织发挥不了作用,许多政策从政府部门“一竿子”捅到村民,那么必然会出现行政成本过高、形式主义、痕迹主义盛行的现象。对此,应当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让当地群众通过基层组织进行资源分配、资金配置、项目管理,这就能够减轻上级督查督导的负担,更有利于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这些就是解决基层负担过重最根本的方法论。只要认真贯彻,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

阅读 2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