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和财务保障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保险欺诈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保险行业的声誉,更破坏了社会的诚信体系。今天,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共同了解保险欺诈的危害。
案例简介
2019年,M先生替其岳父W先生购买多份保险。2020年1月,M先生安排W先生到医院住院,M先生在明知岳父W先生未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情况下,安排他人冒充W先生做冠状动脉CTA检查,使W先生确诊急性心肌梗塞。
W先生出院后,M先生使用W先生的病历向某保险公司申报重大疾病保险理赔,向某互联网平台公司申报互助金,获取某保险公司重大疾病保险30万余元和某互联网平台公司重大疾病互助金10万元。上述款项到账后,均被M先生转入其本人或其控制的账户。此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M先生伙同L先生等人利用虚假病历实施骗保行为共计7次,骗取多家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理赔款、某互联网平台公司重大疾病互助金共计270万余元。
保险公司在理赔过程中,调查员仔细比对相关材料后,发现所有案件在“就诊医院”“就诊病区”“疾病类别”“住院流程”“观察期后立即出险”等方面存在高度雷同,均发生在M先生所在的亳州市某医院。保险公司随即报案,公安机关查实了M先生等一伙人进行保险诈骗的事实。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以犯保险诈骗罪,判处M先生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责令其退还其参与骗取的保险理赔款。
案例分析
案例中,M先生伪造理赔资料行为,属于保险欺诈,M先生自认为可以瞒天过海,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保险公司通过调查等综合方式,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最终查实其保险欺诈行为,M先生本人也得到了法律制裁。
什么是保险欺诈?
保险欺诈是指假借保险名义或利用保险合同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类欺诈行为和保险合同诈骗类欺诈行为等。
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主要有哪些?
主要包括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行为等。
保险欺诈将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01刑事责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保险诈骗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02行政责任 >>>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上述所列保险欺诈行为之一,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的规定,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五千元以下罚款。
03民事责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案例启示
消费者应如何远离保险欺诈?
(一)通过正规、合法经营渠道购买保险公司保险产品。
(二)坚守诚信原则,投保过程中遵守如实告知义务,告知并提供真实投保材料。
(三)购买保险产品后,及时通过保险公司官网、热线电话核实保单有关信息。
(四)向保险公司如实告知投/被保险人、受益人及保险事故的实际情况,提供真实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等,不参与任何保险欺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