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邹城市钢山小学教科室
2024.08.第12期
主编:麻文丽
编辑:马超 陈芬 孟雯雯 刘婷
卷首语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教材作为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仅仅拥有高质量的教材并不足以保证教学的成功;教师对于教材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目录
且读且思且行
刘昕瑶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台后,迅速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掀起了一线语文教师的学习热潮,我看专家的解读,听导师的讲座,了解关于它的一切变化……
然而,在新概念不断输入的这段时间,我的脑子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断回旋着这样一些问题:课堂怎样变?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到底该如何教?学生该怎么学?新课程理念如何在现实课堂落地?……在问题与答案不断冲击的时候,我们知道,必须要静下心去认真想,仔细研,我们需要把握一些基本的关系范畴,理性务实地看待这些问题,进而寻求对策。
这学期读了王崧舟老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这本书,我收获良多。
本书是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框架结构进行解读的。先对课标内容进行文字解读,再相应融入名师的典型案例,最后结合课标文本进行阐释分析,为我们理解新课标架构起了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桥梁,提供了课堂实操的支架。
在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三章内容,这一章内容的关键词是“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本次课改的特点和焦点问题,也是一线教师最难理解的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新课标从三个方面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提出了教学要求和实施建议,王老师对此处做了详细的解读。学习任务群是大单元学习的理论基础,大单元是学习任务群的衍生。
新课程标准“新”在理念,因此,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先更新教育理念,而更新的前提是先理解新理念。当然,在教学这条路上,教与研从未停止脚步,我们只有依借名家的智慧,不断准确深入地研读新课标,在课堂中实践反思,再进一步投入研读、实践,如此反复,才能领悟和践行新理念,使其落地生根。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只有潜心学习,才能潜心育人。
读了王崧舟老师关于新课标的案例式解读,我似乎在迷茫中找到了实践的方向,只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知行合一,一直行走在追寻的路上。
论如何提升低年级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孟芸
通过这几年低年级数学教学获得的经验,我认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尤其是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观察、思考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一、阅读中养成获取数学信息的习惯
在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一年级学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家长读题时,正确率很高,但是一旦放手让他们自己读题,效果就大相径庭。很多家长将这个问题归结为学生做题没有自觉性,答题粗心等,其实不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低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低,不善于从题中获取重要的数学信息。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在低年级教学中应当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审题的能力和习惯。
(一)边读边圈,教给学生圈出关键字词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时时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读题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字字认识,但要善于提取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在做题时把重要信息圈出来。
例如,在读题“写出三个十位是7的两位数”时,引导学生圈出“三个”“十位是7"“两位数”这三个关键词句,逐个分析;在读题“从右边数起把第3个图形圈起来”时,圈出“右边”和“第3”……长期训练学生在读题时圈出重要的数学信息,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对比读题
在练习中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对比题,让学生来读,提高他们辨识数学对象、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我设计了几道对比问题,让学生读题: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78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78里面有( )个一。通过“数的组成”的对比,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读完下笔
低年级学生读题没有耐心,往往一看到题目,就急于下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做过的题目,不需要思考。实际上,题目条件或者问题可能有了变化,已经不是他们做过的样子了。例如,书架上原来有36本书,借走了8本,还剩多少本?变式问题:书架上原来有36本书,先借走了8本,又借走了9本,一共借走了多少本?很多学生急于下笔,甚至未能发现题目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读完题再做题的习惯。
培养低年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获取数学信息的习惯,既是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观察中学会获取数学信息的方法
观察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数学对象,是获取数学信息的关键,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一)观察中抓重点
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沉浸在花花绿绿的情境图或是生动形象的故事中,观察事物时通常杂乱无章,没有系统性,容易出现抓不住重点或主次不分的情况,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迷惑性的信息中学会观察,从而抓住重要信息。
(二)分辨中作比较
当观察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就能独立从图中把握数学的特征和本质。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课,学生基本上都能一眼认出细细长长的长方体,但是对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则拿不准。此时,教师可以拿出正方体的教具,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物体之间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会发现,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而这个看似正方体的物体只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所以它不是一个正方体。学生不仅通过观察成功辨别了这两个物体,更在分辨的同时,提升了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操作中明道理
低年级数学学习中,“计算”无疑是重头戏。扎实的计算能力可以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计算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只有明确了算理,才能在计算中条理清楚。例如: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一课的情境图,“9+4”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因此,很多学生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借助学具来摆一摆;有的学生从9开始依次往上数数……在探究算理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和操作。经过观察,学生发现,盒子有10个格子,而盒子里只有9个苹果,我们可以拿1个盒子外面的苹果放到盒子里,这样就能把9个凑成10个,一眼就能看出一共有13个苹果,体会“凑十法”的方便之处。
三、思考中加强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是热闹非凡、童趣十足,而应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
加强高阶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低年级启蒙阶段起慢慢培养。低年级学生思考问题往往停留在低级阶段,思考方式也比较单一,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例如,“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由于学生获取的信息只有“剪掉一个角”,所以他们得出的答案也比较单一。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操作中获得更多的数学信息,得出可能剩下3个角、4个角、5个角。
(二)加强逆向思维训练
低年级学生习惯顺向思维,遇到需要逆向思维的题目就无从下手。所以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来思考数学问题,发现更多的数学信息。
(三)加强多向思维训练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是单一的,数学的思考方式也不是呆板的,教师需要让学生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从前往后数,第5只是小鹿;从后往前数,第8只还是这只小鹿,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这就需要教师打开学生的思维:“可以画示意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同学用‘5+8-1=12’来做,可以吗?这个式子表示什么?”“还有同学用‘4+7+1=12’来做,可以吗?这个式子表示什么?”……用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多多思考如何多渠道、多角度地获取、运用数学信息。
低年级是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也是获取数学信息、学会思考、培养数学素养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会阅读、观察、思考,提升获取数学信息并加以运用的能力,为数学素养的发展打好基础。
聚焦统计意义,发展数据意识
《平均数》课例解析
张莉莉
今天我将以《平均数》一课为例,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实际落实,谈谈个人的理解。
《新课标》解读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意义更加凸显。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小学阶段主要体现为数据意识,主要通过统计与概率领域展开培养,使学生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在小学部分“统计与概率”领域,新课标相关要求如下:
1.内容要求:探索平均数的意义,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合理应用统计图和平均数,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2.学业要求:知道用平均数可以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知道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知道平均数是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数,能描述平均数的含义;能用平均数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3.教学提示:平均数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平均数所具有的代表性,通过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表达总体的集中状况。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标更加凸显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前期查阅资料发现,无论是不同版本教材的横向对比,还是同一版本教材不同时期的纵向对比,教材目的都是从“算法意义上的平均数”走向“统计意义上的平均数”,即实现教学从算法水平到统计水平的跨越。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是虚拟的数,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数据的比较。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平均数生活经验并不丰富。课前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并不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虽然有一定的统计基础,但统计观念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列式求出平均数,但他们对平均数的理解只停留在计算层面,甚至不少同学直接把平均数当作平均分,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和特点都缺乏深刻理解,统计的数学活动经验也相当匮乏,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理解它的统计意义,感受它的统计价值,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最大的变化是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也是我在课堂上最期待实现的。因此,在本节《平均数》教学中,我积极落实新课标要求,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和跨学科学习等途径,聚焦统计意义和数据意识、应用意识几个核心展开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具体体现在如下教学过程中: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首先,以邹城热点“创城”这一“真实情境”导入。教学情境只有与课堂教学真实结合,才能发挥真正作用。孩子们虽然不一定知道“创城”这个词儿,但都有相关生活经验,日常也在潜移默化中为创城做着一些事情,老师稍加提示,他们都能源源不断地说出“创城”相关行为,比如:不乱扔垃圾、不逆行、不闯红灯、讲文明不说脏话、帮助老人等等,体现了情境的“真实性”,落实了核心素养,同时渗透了热爱家乡教育,较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探究交流,认识平均数
出示出题图:环保小组收集废旧水平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这个环保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谁能解决?这个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寻找平均数的方法,鼓励孩子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既想到了借助象形图“移多补少”,也想到了用公式求平均数的“先合后分”,顺势引导他们感受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巧妙渗透了优化思想。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引出平均数含义:平均数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进而引导发现平均数的特点:代表性、虚拟性等。不管是探究得出平均数的两种方法,还是讨论平均数的特点,都努力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小组合作空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创城不仅包括环境保护,健康的生活也属于它的一部分,四2班也响应学校要求,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自然过渡回到创城话题,据此设置了男女生总数不等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哪组成绩更好?有的孩子认为总数多的男生队成绩好。但通过我现场质疑引导,学生恍然大悟:男生有5人,女生有4人,总数不相等,比较总人数并不公平,从而引导学生找出公平合理的比法:求平均数。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提出“真问题”,引发“真思考”,促使学生初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悟平均数的价值。然后让学生自主计算两队平均数,得出女生队虽然总数少,却能以少胜多,进而自然地联系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本部分教学巧妙地实现了“数学+体育”、“数学+历史”的跨学科融合,通过学科整合,力求达到“1+1>2”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在练习环节,没有简单地罗列题目让学生求平均数,更多地是让孩子们运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来解决问题。我选取了多类型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思考判断,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加深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同时进行安全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等。借助“三百星”故事,体现数学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学生在感受祖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在“探源平均数”部分,《周易》简介资料渗透数学文化,还借助生动的微视频,学生直观了解了平均数发展历程。此环节挖掘古今中外有关平均数的研究素材,深化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学生回顾学习历程、谈收获,养成反思好习惯。在大单元视角下梳理知识框架,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结构化,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清晰的逻辑体系,引申后续学习内容,让孩子们怀着期待走出课堂,这样他们对平均数的理解也就逐渐丰满起来了。
五、实践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开放性作业再次回归主线话题,让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对比教育部规定,讨论感想、形成调查微报告,这样,平均数的学习就延伸到了课外。
借助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以《平均数》一课为依托,我始终依据新课标,从导入到新授,再到拓展延伸和课后作业,紧紧围绕创城这一主线情境展开,利用学生最熟悉的环保行为和体育锻炼等情境,力求“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培养数据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霜刃未知且待试,课改十年磨一剑。”新课标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融入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因此这应作为每节数学课的导向,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意识地渗透与落实。“物有甘苦,尝之者知;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作为一名一线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做难而正确的事”,“为未来的自己画像”,帮助孩子们“为未来的自己画像”,为国家育人蓝图的实现尽一份微薄之力!
解读教材,贴近学生
李潇
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构成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三要素。其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以教材为素材和平台,我们都知道只有有效地“解读”教材,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依托教材这个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得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素养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教材是工具,是手段,是师生发展的平台,是构建师生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媒介。从这个角度说,教师既要能把问题简明的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根据教材的提示、教学的任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去探究,去自主学习。如果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学生学到的却不一定会,学会的却不一定会做,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不了。教材是学科的文本,但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尤其是进入课改以后,面对教材,我们应站在大学科的角度审视,看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便打开通道,构起网络,既让学生立体的去学习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联系的学习方法。当我们拿到教材,千万不能只把它仅仅看作是一本书,我们手捧的是自然与社会的精华、历史与现实的浓缩。而我们就是一个导游,要和孩子一起去采集无尽的宝藏。
一、配图,解读的内容。
谈到“解读”,大家往往直接想到解读文字,教材中的配图也需要解读,因为配图不只是为了使得课本比较活泼生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常常承担着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作用,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尤为关注。例如,五年级下册《跳水》一课中的插图:小男孩站在最高的横木上,猴子坐在桅杆顶端,通过插图就能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理解船长所采取的办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二、沟通,解读的关键。
教材是在综合考虑学科本身的逻辑规律以及小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前提下,一个上下费通、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有赖于已有的知识积累、经验水平、年龄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解读教材时,我们要善于沟通新旧知识,寻找到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循序渐进,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自己去发现和研究新知,充分让学生体验、操作、思考、交流,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多维目标。在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中,五年级两位老师所讲的《牧场之国》,均联系了第二课《祖父的园子》中的句式,既回顾了旧知识,又巩固了新知识。要想学生善于归纳自己所学知识,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就要用心解读教材,把所教的各个知识点,从它们内在的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加强沟通,把点连成线,把线连成面,巧妙梳理,点拨到位,使知识点之间建立合理有机的联系,那么学生才能学得扎实,学得灵活。
三、优化,解读的追求。
我们常说要把一本书“越上越薄”,那是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知识体系得以有效建构。我们的教学仅仅满足学生的知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研究力、学习力的培养,是需要我们好好地解读教材,对教材应“遵循而有所立”,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对教材的内容加工处理,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增强教材的探究性,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简单的内容上得丰厚,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
我们的教学要紧扣教材,有教材而不惟教材,善待教材,既要尊重它、用好它,又不能把教学看成是教材内容的移植与照搬。
浅谈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
杨明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2022年版新课标将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内容组织形式与呈现方式,注重情境性、实践性与整合性,并将六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应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分为三大层次,分别对应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提出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四大语文核心素养与六大学习任务群,可见,新课标充分考虑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与育人价值指向,体现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时,有以下三点值得思考:一是注重统整性。“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由此可见任务群是在以往单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整合,它是对任务与任务之间核心要素的关联与统整。二是形成进阶性。“语文学习任务群”从单一的学习任务拓展到了“群”的概念,但是任务群绝不是多个学习任务的简单累加,而是对多个学习任务的系列化整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形成具有进阶梯度的任务群。三是具备可操作性。“语文学习任务群”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学情境和体验中完成具体的语文任务,它由从以往单一的静态知识经验的“学习内容”转向了具有情境性、活动性、实践性的“学习任务”,即实现了从“知识文本”向“语言实践活动”的转化。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本单元人文主题是“伟大品格”,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因此,本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一学习任务群“学习内容”在新课标中的第二学段是这样表述的: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主题我们可以设计为“寻找美好品质”,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一是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二是体会人物的特点。具体包括三大学习任务,即“读百遍,会诗情”“述情怀,敬英雄”和“展示品质,绽放光芒”三大学习任务。任务一又包括“通诗意”、“读百遍”与“悟诗情”三大环节,任务二包括“故事脉络找出来”、“关键语句圈出来”和“人物品质悟出来”,任务三包括“感受人物形象”和“写闪亮的人物”。
总之,在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学习者的视角来设计核心任务。每次设计核心任务的时候,都要立足于学科大概念、单元主题、学习目标、学生实际和教材资源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做事。
区域自主游戏的适时引导,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李志兰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同时,它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充分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深层次挖掘区域游戏,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真正实现“游戏化教学”、“玩乐中成长”。幼儿园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知晓为何观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以及合理地运用观察结果去指导幼儿的学习。
在图书区域,我们开设了“分享日”活动,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玩具、图书等与大家分享。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交换着彼此的玩具、图书,像小大人似的介绍着玩具的玩法,分享着书中的趣事……孩子们都很喜欢这种活动方式,因为孩子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也展示了自我。
分享活动结束了,孩子们正在有序地整理着自己的玩具,突然王思颖喊道:“老师,我的布娃娃坏了。”我连忙走过去,只见王思颖正举着快要掉下两只耳朵的小兔子娃娃伤心呢。她眼泪汪汪地说:“老师,小兔子受伤了,它多伤心呀!”看她那难过的样子,我轻声地问道:“是谁弄伤了小兔子呀?”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李依芮!”大家齐刷刷地把目光都转向了李依芮。我走到她身边蹲下,轻声问道:“是你吗?”她小声说:“是我不小心……”说着说着,就要哭了。我说:“哦,原来是不小心呀,以后要当心一点,好好爱护每一个玩具,知道了吗?”接着我把李依芮领到王思颖身边,李依芮对王思颖说:“对不起!”王思颖拿着玩具,看着我说:“老师,她也很伤心。”我连忙对李依芮说:“听到了吗?王思颖虽然原谅了你,但是小兔子娃娃受伤了,小兔子娃娃很难过,她也很伤心。”这时,我趁机对大家说:“以后我们玩玩具、看图书时要怎么办呢?”这时,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邓子涵说:“别人的玩具,拿给我们玩儿,把他们的好东西与我们分享,我们要谢谢他们,要爱惜这些玩具。”张子豪说:“玩的时候,我们要特别爱惜,如果弄坏了,别人会很难过的,王思颖现在就很难过,对吧?”王思颖点了点头。我说:“现在李依芮也给王思颖道歉了,咱们小朋友也知道了要爱惜别人的东西,老师帮你们把小兔子娃娃修好可以吗?”没想到我的话音一落,王思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说:“怎么啦?老师会帮你修好的。”“可是,娃娃修完了,还能看出是坏的,我还是很难过。”她边哭边说。“那怎么办呢?”我问她。“李依芮的玩具和我的一样,我想和她换。”王思颖说。原来她们两个都有一个小兔子娃娃玩具,只是颜色不一样。大家看到王思颖哭了,都用同情的眼光注视着她。此时,我发现这是培养幼儿承担责任的好时机,应该让幼儿明白,很多事情不是一句“不小心”或“对不起”就能解决的,孩子也需要为自己做错的事情负责。于是,我便征求大家的意见:“你们觉得呢?”李明耀说:“我觉得可以,要不她就记不住了。”我又问李依芮:“你愿意吗?”她点了点头,拿了自己的小兔子娃娃与王思颖进行交换。
一场“风波”结束了,我静下心来沉思,只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积极引导,就能让孩子意识到,如果做错了事情或者违背了应有的规则就要付出代价,后果也必须由自己来承担。有了这种体验,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就能少犯错误,同时还能促使幼儿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成为一个对别人负责,同时也对自己负责的人。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成为了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与他们平等相待,将教师是传授者的角色转向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认真的观察,适时的介入,能够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个性品质。
小学数学老师视角下的新课标
魏祥萍
为了深入理解并把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和内容,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对新课标进行了认真研读,同时也观看并学习了相关名师教授的解读视频。通过学习,我获益良多,总结了新课标的“新”在何处,并对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进行了思考。
首先,我总结了新课标有什么“新”的变化。
一、《新课标》增强了其作为教育指导文件的明确性与导向性。
新课标的改革明确了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教授哪些内容以及需要教到何种程度和深度,这样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更加具体明确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质量。同时,这种改革也是与当前双减精神相呼应的一种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不应该过分追求过于深入和复杂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只需要专注于简单的常规题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这样可以让他们学得更加扎实和牢固,同时也可以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
二、新课标将强调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需掌握数学能力解决生活问题。
新课标对数学教育的导向可谓明确:要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这一导向无疑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实际,更具有实用价值。我认为,这也就给我们一些启发:未来应用类的题目可能会多一些,而且多学科联合类的题目也会明显增多。此外,试题可能会更加灵活多变,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问题解决方法,还可能涉及到一些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各个知识点的时候,都要主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个知识点,它是怎么来的,它最初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被提出的,它还可以怎样被应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才能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我们也需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多结合生活场景去思考,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才能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们要通过讲述理解、思考和发现的快感和乐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魅力,而不是陷入没有实际意义的难题中无法自拔。
三、试题命题指导更加强调对概念定义的考查。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其是否有助于考察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关系、规律的理解、表达和应用,同时应注意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刷题,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此外,新课标还将数的关系升级为必学内容,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衔接初高中的数学知识。同时,新课标明确加强了代数的地位,这意味着我们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代数运算能力,而非过于重视几何。此外,新课标还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建议,这将有助于改变过往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强调数学教学的整体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那我们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呢?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以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效和有趣。
我认为首先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规划合理的教学流程。备课时,应注意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保持一致,并结合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内涵,全面分析单元整体设计目标,再细化课时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时,需有机融合“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教学应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数学眼光与思维。
其次,教学中,要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数学教学是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创新与实践。
最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赵强
随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跨学科融合课堂教学”等名词,随着不断地深入学习与研究,我感觉对此有了一些认识。
我们应该面向未来看教育,让活泼的儿童学习血肉丰满的语文。我们都知道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我们的教学应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教学时就要避免旧的、机械性的教学。关于学习任务群思想,随着时间的沉淀,我们教学的核心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告别了双基时代,迎来了我们现在的核心素养时代,逐步从教书转为育人。我们处在时代发展的节点上,做好教育改革是我们的使命,而我们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为实现让孩子知行合一、有能力愿意去接受知识。我们应帮孩子树立文化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把知识教活、把美教出来、把文化教出来,让孩子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为了让语文回归有血有肉的完整面貌,就应把握大单元的高站位,不拘泥于单篇教学,在育人的高度,凝练单元主题,设计有真实意义、贯穿整个单元、而非拟真的情境,打通儿童的生活联系,以语文的方式做事。并且设计以学习为主线的实践活动,从而解决灌输式、模式化和“学用疏离”的问题,达成教学做合一、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了加强课程整合,注重课程的关联,在 2022 年版新课程标准里,也出现了跨学科学习的概念,这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是综合素质,我们也应摒弃之前的知识本位,做到以文化人。当下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是对老师教学的挑战,然心之向往,行必能至。思学之道,不索何获!
六下是一个很特殊的学期,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承上启下,承接小学六年学习的结束,开启中学学习的开始。所以在进行备课前,我们必须对课标进行学习,更深入地了解语文课程。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应该将终身学习作为起家之本,将教学实践作为研究之源,将信息素养作为能力之基。就像顾明远先生所言:唯有教师本身的底蕴深厚、视域宽广、心灵纯净、情趣高雅,才能给予素质教育中的学生最深层次的滋养和最有力的引导;也只有志存高远、知识丰富、悟彻人生的人,才能真正悟出培养人才,促进人生成长的教育的真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创新。
总而言之,要想教的轻松,老师必须提前下功夫先学明白。比起教学成绩,我可能更在意学生的生命状态。有时间专门营造积极的语文学习场,构建听说读写的语文情境。六下的语文教学一定要上勾下联,我们在做一件承上启下的大事。
语文新课标:重塑语文素养与跨学科的深度融合之路
王宪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教育部门针对语文教学改革提出的重要指导文件,它对于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传统文化弘扬、跨学科融合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谈谈对语文新课标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的更新
新课标在教学目标上进行了全面更新,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些更新后的教学目标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新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调整,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它突出了经典文学的阅读与鉴赏,加强了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同时,也引入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如信息技术的应用、跨文化交流等,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时代和生活。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标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这包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开展主题式、项目式等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及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四、评价体系的完善
新课标在评价体系上进行了完善,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它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同时,也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发展潜力。
五、传统文化的弘扬
新课标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经典诵读、名著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跨学科融合趋势
新课标体现了跨学科融合的趋势,强调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历史、地理、科学等元素,可以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七、学生主体地位凸显
新课标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探究和实践中不断成长。
综上所述,语文新课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传统文化弘扬、跨学科融合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更新和完善。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以美育人,与美相遇
——《手形添画》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刘水晶
新课标背景下,美育是小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五育并举”育人模式中的关键内容,而美术学科是小学艺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具有美育的功能和作用。将美育思想和理念渗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有助于落实课程目标,还能够推动小学育人工作的开展。从研读课标理念、巧创直观情境、借助绘画教学等角度出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和理念,可以打造新型的美育模式。
一、研读教材内容,确定美育目标
在研读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教师也要结合美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目标中的各项标准和条例,增强美育目标的可行性价值,让学生能够将美育目标融入到自身的学习活动之中,继而在学习美术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认识到美术作品中的审美要素。
《手形添画》一课是儿童对稍微复杂的平面形感知认识的入门课。从具体的物象感知认识其平面形,手是最方便而又富于变化的教学媒体。儿童的手形短小浑圆,更容易对其形状展开想象。儿童通过对自己手掌轮廓的观察、玩味和描绘,可以对手掌变化的各种形状留下较深的印象,并能迁移联想到别的形象。本课属于“绘画·造型”的学习领域,学生在本课教学活动中借形想象、创作,手只是学生想象和表现的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对手形的观察、想象和描绘添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较为复杂的平面形去表现景和物开拓道路。因此,本课的美育目标在于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与表现,感受手形艺术创造的乐趣。
二、巧创直观情境,融入美育理念
新课标在美术学科的教学提示中,引出了“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的具体要求,强调了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1.以生活现实为素材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化的学习中,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美术作品以艺术的手段再现现实生活,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要想挖掘其审美元素、体会其美育价值,教师要认识到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以生活现实为素材,为学生创设直观化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具象化的自然现象、生活场景中加强审美鉴赏,继而从审美的角度解析美术课程教学的内容,如此,学生的审美素养即可初步形成。
在执教《手形添画》一课时,巧妙地创设直观化的情境,将美育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将游戏与绘画巧妙结合,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图片对学生开展美术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体会变化的手形带来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如教学导入环节,我们采用《剪刀、石头、布》儿歌导入:“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两把剪刀变成小白兔。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一块石头,蜗牛会上树”。根据歌词提示边唱边跳,摆手形让学生对小手形成感性认识,将学生引入“好玩”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伸出一双小手,同时要问“手是干什么的?”“我们可以可以用小手做一些什么事情?”由此导出学习的手、劳动的手、创造的手,让学生对小手产生关注,并初步感知手的结构。“玩玩摆手形的游戏”旨在启发学生在玩中感受作出各种手形的乐趣,并由此对自己手形轮廓进行观察,为手形描画及想象拓宽思路。
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创设直观情境。在以美育为主要目的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创设直观情境,借助现代科技展示美术成品、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素材来源等等,丰富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体验,以此推动美育活动的发展。而运用现代科技创设直观化的情境,教师不能盲目地选择现代教学科技,应依据美术课程的内容、美育目标等,在细致斟酌后选择现代教学科技。所以在拓展环节,我给学生介绍有关手影戏的相关知识,把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借助绘画教学,建设美育体系
为了将美育的思想和观念充分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绘画教学开启美育活动,以此建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完善的美育体系。
以《手形添画》的教学为例,为了推动美术教学与美育思想的融合,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手形图片作品,从手形摆放的位置,想象添画的方式等角度,明确想象添画作品的创作思路,当学生能够正确解读作品的内容变化时,他们既能对其艺术特征有所了解,还能找准作品中的视觉中心,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审美意识等也会不断增强。
在小学美术的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色彩构图中渗透美育思想,让学生准确了解绘画技巧,并能运用这些技巧创作绘画作品,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在美术作品赏析的专项活动中渗透美育思想,让学生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全面分析和解读绘画的特点,从而促使学生在鉴赏、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教师在充分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理解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通过研读新课标理念、巧创直观情境、借助绘画教学等多个方式,将美育的理念渗透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于审美情境中展开深度探索和挖掘,真正从美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如此,美术教学便能成为培养学生申美素养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