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减负,让实干成为主旋律

AShen
创建于2024-08-27
阅读 2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作为“最后一公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基层工作,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形式主义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痕迹轻实效等现象,它像一座无形的山,压在基层干部的肩头。过度强调留痕管理、频繁迎检考核、不切实际的报表材料等等,这些看似“正规”的工作流程,实则偏离了服务群众的初衷,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无暇顾及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此以往,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群众满意度下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须要精准施策,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一要简化考核流程,优化考核指标体系。上级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同时,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让考核真正成为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二要优化工作机制,推动工作机制和方法的创新,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件和报表。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如建立电子政务平台、推广移动办公等,减少纸质材料的流转和存储。三要强化责任担当: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和分工,避免责任层层下移、压力层层加码。同时,加强对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检查和问责处理,形成有效震慑。

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减少会议数量、优化报表设计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基层负担。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推进。在实践中,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对基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基层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更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和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实干担当的基层工作环境。

阅读 2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