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茶文化的传习,还需从阅读中国茶书开始。
中国茶书出现于“茶道大行”的唐代中叶,由“茶圣”陆羽开启先河,他遍稽群籍,广搜博采,并亲历各地茶区考察,出入三教,与各界名士交流研讨,撰成《茶经》三卷十篇,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论其饮,述其事,第其产,权其略,写其图,于建中元年(780)前后付梓面世,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
茶,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优良的常绿木本植物,茶树的高度从一尺,两尺,到甚至高达数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市东部和湖北省西部地区),还有树干粗到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必须砍伐枝条,才能够采摘茶叶。
茶树的形态好像瓜芦木,其叶子则像栀子,其花朵侧像白蔷薇,其果实则像棕榈,其蒂则像丁香,其根则像胡桃。下面。[原注:瓜芦木出产于广州一带,形态很像茶,味道则非常苦涩。栟榈,是一种蒲葵类植物,其种子很像茶子。胡桃和茶树的根都向下伸长,碰到坚实的砾土层,苗木才开始向上萌发生长]
“茶”字的结构,有的部首从“草”,有的部首从“木”,有的则是“草”“木”兼从。[从“草”,应当写作“茶”,这个字出自《开元文字音义》一书;从“木”应当写作“搽”,这个字则出自《本草》(即《新修本草》《唐本草》)一书;“草”“木”兼从,应当写作“荼”这个字出自《尔雅》一书。]
茶叶的名称,第一种叫“茶”,第二种叫“槚”,第三种叫“蔎”,第四种叫“茗”,第五种叫“荈”。[周公曾在《尔雅》中说过:“槚,就是苦荼。”曾任执戟郎官的汉代学者杨雄曾在《方言》中说:“四川西南的人把茶叫作蔎。”而根据曾被追赠为弘农郡太守的西晋学者郭璞《尔雅注》的说法,“早采的叫作荼,晚采的叫作茗,有的也叫做荈。”]
茶树生长的土壤,以风化比较完全的土中夹杂山石碎块的土壤为佳,以含有沙粒多、黏性小的沙质土壤为次,而以质地黏重、结构性差的黄土为最差。一般来说,茶树的栽培方法,如果是采用茶籽直播的方法却不能把土壤踩踏结实,或者是采用移栽的方法,而很少能使茶树生长得茂盛的,就应当按照种瓜的方法去进行。这样,经过三年的成长,就可以采摘茶叶了。茶叶的品质,以山野间自然生长的为最佳,园圃中人工种植的次之,生长在向阳山坡之上、林荫覆盖之中的茶树,叶芽呈紫色的为上品,呈绿色的次之;叶芽肥壮,外形如竹笋的为上品,叶芽细瘦,外形如牙板的次之;叶缘反卷的为上品,叶面平展的次之。生长在背阴山坡和深谷之中的茶树,品质不佳,不值得采摘,因为其性凝滞,饮用之后会使人腹中结块,形成疾病。
茶叶的功用,性味寒凉,用作饮料,最适宜的那些品行端正,具有俭约谦逊美德的人,人们如果遇到发热、口渴、凝滞、胸闷、头痛、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舒等症状,只要喝上四五口茶,就如同饮用醍醐、甘露那样的沁人心脾,具有奇效,但是,如果采摘不及时,制作不精细,或者夹杂着野草败叶,那么饮用之后就会使人生病。
选用和鉴别茶叶的困难,就如同选用和鉴别人参一样。上等的人生出产于上党(今山西南部长治一带),中等的人参出产于百济和新罗(朝鲜古国,在今朝鲜半岛南部),下等的人参出产于高丽,(即高句丽,今朝鲜百半岛北部)。出产于泽州(今山西晋城一带),易州(今河北易县一带)、幽州(今北京市及周围地区)、檀州(今北京密云一带),等地的人参品质更差,作为药用,没有任何疗效,更何况不是人参的冒牌货呢!倘若把荠苨这种植物当做人参服用,那就什么疾病都治疗不好了,明白了选用人参的困难,选用茶叶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