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教师
郭英英,丛台区河西小学科学教师,任教科学五年多,曾被评为丛台区小学科学“教坛新秀”称号;小学科学“教学能手”称号;小学教学质量“优秀学科教师”;在小学科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小学科学素养评比展示中获二等奖;小学生实验操作比赛三年级组和四年级组均获一等奖,个人获优秀指导教师。
阅读的意义
弗朗西斯·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正是我们读书的意义所在!
《跨学科学习—一种基于学科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本书从学科视角切入,探讨了跨学科学习是什么、跨学科学习中的学科关系分析、不同学科如何跨的载体、跨学科的设计框架及实施,从学科的角度提出系统的跨学科学习设计方法,对澄清当下的众多概念有所帮助,具有理论的创新性和针对实践的可行性,特别是将跨学科作业、跨学科评价融入其中做了系统的分析,突破当下的难点。同时,提供了经过实践迭代的有价值的案例,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等主要学科,为新课标的落地提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读书感悟
跨学科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旨在打破学科界限,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科间的融合与互动,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夏雪梅老师的《跨学科学习—一种基于学科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一书,这本书无论从专业化还是参考价值都使我受益匪浅,对跨学科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跨学科学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培养了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下面我就第一章主题:跨学科学习:是什么与为什么?整合书本内容以及自己对跨学科的理解。
跨学科学习之“蝴蝶”“蝉”“熊”
为了阐释跨学科学习,书本例举以“蝴蝶”“蝉”“熊”为主题的学习任务。
一、在“蝴蝶”这个主题学习下,统筹规划了语文、科学、美术、数学四个学科。
语文:读关于蝴蝶的诗与儿歌,讲关于蝴蝶的故事。
科学:观察蝴蝶,做蝴蝶小报。
美术:画蝴蝶画,做蝴蝶装饰。
数学:计算蝴蝶的数量。
书中点评此类跨学科教学设计是知识拼盘,看似知识整合却不能促进学生对“蝴蝶”主题学习的深入理解,知识零散没有聚焦,也没有清晰的主线。
二、在“蝉”的主题学习中,集合了语文数学科学三个学科的特点,实现跨学科学习。
语文:借助蝉分析咏物诗的特点,分析蝉在诗歌文学中的意象。
数学:从蝉的周期性常出现分析其中的数学概率和质数。
科学:根据蝉是不是害虫着手探讨,逐步延伸到生活场景中对蝉的处理。
书中点评此类跨学科教学设计是多学科样态,以三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延伸分析,有点及面,起到多元视角的作用。
三、在“熊”的主题学习中,学生解答选择题,这道题属于2019年上海高中模拟考的一道物理题,融合了物理、数学、地理、生物四门学科的知识。
物理:自由落体公式。
地理:南极有企鹅无熊,北极有熊,叫北极熊。
生物:北极熊是白色。
书中点评此类题目就是跨学科的样子,在解决问题时,同时运用物理、数学以及生物三个学科的知识,融合三个学科知识,也可以单独拆解出来每一部分的知识。
综合来讲,拼学科属于水果拼盘,相互之间独立没有关系,多学科是不同水果组成的图景,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图,能看不能吃,图景丰富,跨学科是混合的果汁,就像一杯混合了牛奶、香蕉、橘子等水果的果汁新品,独特而美味。
所以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知道跨学科学习实际就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旨在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融义,因为许多重大问题,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都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应当从不同学科的思维、概念角度去启发学生对社会现象、主题、概念的理解,在我看来,跨学科这种高纬度的顶层设计,需要设计者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以及文化素养,能敏锐的觉察到社会现象中的跨学科知识点,方能驾驭。
跨学科学习的具体实践包括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例如,在科学教学《制作校园模型》中,可以将数学、语文、美术等知识融入科学制作活动中,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来学习科学学知识,或者通过小组合作项目来探究相关知识。这种跨学科的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还促进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当然,这种跨学科学习的效果和影响是显著的。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养。例如,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协作与解决问题的技能,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此外,跨学科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总结来说,跨学科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