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对象:表演区幼儿
观察地点:大一班
观察教师:王秀秀
游戏背景
表演区开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学前教研室要求,持续观察表演区一个月。想着中一班时,表演区开展地也算不错,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看了看新大一班新的乐器很多,还有直播架,并没有投入太大的精力,结果表演区竟无人问津…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条:
1.班级新环境:建构区低材料丰富,能满足孩子们多变创新的需求。益智区新材料众多,尤其是拼插扭扭棒,孩子们爱不释手…就连平时热闹非凡的美工区人也很少。所以,表演区成了冷门。
2.音乐陈旧。孩子们不再感兴趣。
3.爱表演的孩子们没来,表演区驱动不足。
针对以上开展现状,我及时做出调整。
调整策略
(一)经验梳理
1.集体教学《拉拉钩》(唱歌)
2.表演区:拉拉钩
3.集体教学活动《大熊的拥抱节》
4.阅读区《大熊的拥抱节》
5.集体教学唱歌活动《老师老师我爱你》
…
(二)和幼儿讨论,对接新需求
我和孩子们一块讨论了暑假趣事,听到哪些新歌,喜欢什么旋律。哪些孩子们上了音乐唱歌、舞蹈班。让他们在台前上来表演。
王佳欣表演歌曲《童话镇》
舞蹈《童年叮叮当》
舞蹈《战马》
和幼儿讨论:表演区还需要哪些支持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不喜欢进表演区呢?我和孩子们一块讨论了下:希望老师在表演区做哪些支持供孩子们游戏?
康念蕊说:需要一个舞台。
石嘉怡说:需要装扮的东西。
教师:什么装扮的东西呢?
石嘉怡说:需要项链、小书包。
杜云舒说:拿化妆的东西。
康念蕊补充说:是假装化妆的东西。
张云乔说:需要彩灯。
彩灯从哪里来?我继续问。石嘉怡说她可以拿来,但是她奶奶不一定同意。我说我可以从家里拿来。
教师:在表演区表演什么呢?咱们前几天选择了一些新的曲目。但是怎么知道是哪些呢?
康念蕊说:老师帮我们打印出来。
观察实录
第一次观察
石嘉怡特别喜欢跳《童年叮叮当》。一次性跳了六遍,王佳欣跟跳了一遍,便拿起了扇子和三角铁准备为石嘉怡伴奏。可是石嘉怡非得要求王佳欣跟着她跳,意见不统一,佳欣和任妙涵玩起了猜谜游戏。石嘉怡什么音乐都能跟着跳,康念蕊只跳了《童年叮叮当》,有时(他们俩在暑假班学过舞蹈)。
康念蕊说:为什么你什么音乐都能跳?
石:我回到家经常练习跳舞。
康念蕊说:我只会跳学过的舞蹈。
表征交流
教师:为什么石嘉怡什么音乐都能跳?
康念蕊:因为她回到家都会练习跳舞。
教师:是这样吗,石嘉怡?
石嘉怡点点头。
教师:康念蕊呢?你都会跳什么歌曲?
康念蕊说:我会跳《童年叮叮当》。我只会跳学过的歌曲。
教师:康念蕊只会跳学过的歌曲,石嘉怡什么歌曲都会跳?那石嘉怡你会跳的歌曲都学过吗?
石嘉怡:有的学过有的没学过。
教师:那你怎么会跳没学过的歌曲?
她不说话。
教师:其他人呢?你认为没学过的歌曲怎么跳?
芦思语:看着别人跳。
教师:还有其他答案吗?
刘梓毅:随便跳。
教师:怎么随便跳?
康念蕊:跟着音乐啊!
教师:请你说一说。
她不说话,我继续提示:快的音乐怎么跳?慢的音乐又怎么跳?
孩子们七嘴八舌:快的音乐跳得快,慢的慢点跳。
教师:下次,你们可以试一试。
第二次观察
1.舞蹈基本功练习
最先进入表演区的是石嘉怡,她依然在表演区里练基本功,没有音乐,持续40多分钟。
2.化妆游戏
孩子们拿来了化妆品空瓶子、项链、化妆书包等。康念蕊和王佳欣分别戴上小项链;随即康念蕊递给王佳欣一空瓶,佳欣拧开盖子、打开瓶子对准脸挤了挤空瓶对康念蕊说:这个好香啊!康念蕊拿着粉底空盒在自己脸上抹了抹,双手在脸上做拍打动作。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把粉底液抹脸上啊。
康念蕊化完妆,拿着歌单递给王佳欣。王佳欣选择了一首《苹果香》,拿起话筒唱了歌曲高潮部分。
3.装扮材料准备
与此同时,其他小朋友在美工区为表演区的装扮材料做着准备。
第三次观察
开始进区了,石嘉怡一开始就进了表演区继续练着基本功,有两个小朋友和她一块学着。持续35分钟,康念蕊来了,拿着昨天准备好的材料开始在老师的帮助下装扮表演区舞台背景。
后来康念蕊在后面跟着石嘉怡练习基本功“劈叉”(图一);
石嘉怡跳着好看的自编舞蹈,康念蕊在旁边看着她,给她做着扇扇子的动作,又有时拿着扇子在做舞蹈动作。持续一分57秒。(图二)
两人拿着蝴蝶呈直线站立,康念蕊跟随但是眼睛也不看石嘉怡,自顾自跟着音乐做动作。和石嘉怡动作有时不一样。(图三)
石嘉怡去玩游戏了,康念蕊拿着扇子跟着音乐摆动扇子跳起了舞蹈,沉醉其中。(图四)
分析与解读
站位:康念蕊的站位由在石嘉怡的后边→呈直线站立→自己独立站位。
动作:练习基本功→直线站立开始有扇子的舞蹈动作→不看石嘉怡做自己的动作→自己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康念蕊由向别人学习到自己独立跟随音乐创编舞蹈动作,我想除了自身强大学习能力的原因之外,也是第一次游戏以后的“石嘉怡什么歌曲都能跳的原因”进行表征交流的结果。
第四次观察
音响坏了,向其他班级借了一个音响放在了表演区。随即,康念蕊和石嘉怡选择了曲目《童年叮叮当》,王佳欣和他们两个并排站在一起跳舞。王佳欣很快就停了下来,她说“我跟不上”,“那怎么办呢?”,王佳欣站在了康念蕊和石嘉怡的后面,跳了几下就停了下来。我问她怎么了,她说跟不上,不跳了。
王佳欣接下来选择了《我的纸飞机》和《童话镇》两曲目。她有滋有味地跳着,但是石嘉怡一直在角落里蹲着,我问她怎么不跳了,以前跳童话镇时很享受的样子,怎么今天不跳了。她说:不想跳。“为什么不想跳呢?”她嘟着嘴不高兴的样子,也不说话。
游戏表征环节
让孩子们观看了舞蹈、唱歌和游戏视频。让孩子们说一说看法。
教师:对于表演区的游戏,你们有什么看法?
幼儿1:很好玩。
教师: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幼儿2:唱歌
幼儿3:跳舞
幼儿4:做化妆游戏
教师: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呢?
幼儿5:跳广场舞
教师:刚才老师观察到王佳欣跟着康念蕊他们跳《童年叮叮当》的舞蹈,可是她不跳了,怎么回事?
王佳欣说她不会跳。
教师:不会跳咋办?
石嘉怡说可以教给她跳。
教师:康念蕊有什么想说的吗?王佳欣不会跳怎么办呢?
康念蕊:跟着音乐跳呗。
教师:非得要和别人跳的一样吗?
(教师可以重复确认幼儿的回答,让幼儿自己想其他答案,如若说不出可以提出建议:可以教给她跳,那还可以怎么办?非得要和别人跳一样的吗?)
孩子们有的说要跳一样的,有的说不一定非得一样。
教师:可以自己创编动作,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想跳什么动作就跳什么动作。在表演区还可以玩什么呢?
幼儿:大熊的拥抱节。
教师:你们觉得表演大熊的拥抱节,需要什么帮助吗?
康念蕊说:老师帮我们把图片打印出来。
教师:什么图片?
石嘉怡说:有大熊,有狐狸。
张云乔说:大熊、狐狸表演区里有。
第五次观察
大熊的拥抱节
1.摆弄头饰
张云乔(白色衣服)进了表演区,他和园服小朋友只是在随意摆弄头饰,他尝试把两个铃鼓摞起来,把(黄头饰)套绑在铃鼓上但并没有成功。他又分别拿起熊猫和孔雀的头饰戴在了自己的头上,憨憨地笑着一会就摘了下来;又和其他小朋友嬉戏玩闹去了。这时,园服小朋友把(黄头饰)套在了一个铃鼓上,把铃鼓扣放在了头上。
2.随意摆弄头饰中的探索
张云乔前四分钟都在和卢思恩玩头饰,其中的第26秒—42秒钟,他发现一只不带头饰夹的小蜜蜂,手拿小蜜蜂触碰了花心2次,最后把蜜蜂卡在了花瓣和橱子中间,固定住了蜜蜂卡片,可最后掉了下来。
在4分零1秒—5分39秒中间,一直都在探索如何把蜜蜂卡片固定在花朵上。
第一阶段:手拿蜜蜂卡片放在花瓣中间5次。
第二阶段:他试图把蜜蜂卡片用劲“卡”在两花瓣之间,没有成功。最后平放在了两花瓣的顶端。但是被同伴拿走了。
第三阶段:他把蜜蜂卡片对折,借助张力支撑在两花瓣之间。
3.大熊的拥抱节初现
园服男孩拿起话筒说:“我们来表演大熊的拥抱节”,说着把套在铃鼓上的大熊头饰戴在了头上。
后来,园服男孩把铃鼓头饰放在了栏杆上,拿着小熊的头饰说:谁来和我拥抱?左手拿着大熊头饰碰了碰右手的小熊头饰。后来两个人又玩起了小马和大熊的追逐游戏。
第六次观察
教师支持
投入《大熊的拥抱节》新的角色表演头饰。康念蕊、石嘉怡等几名小朋友进入表演区表演。康念蕊表现出了很强的领导能力,她组织其余幼儿进行表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表演前:
故事里有四个角色:大熊、兔子妹妹、袋鼠哥哥和小狐狸。可是进入表演区的有五个人,怎么办呢?康念蕊在表演区其余头饰里找到了小猴子的头饰,递给吴玥:你当小猴子吧!
活动中:
第一次表演:几乎没有人说话,康念蕊一直在安排小朋友的站位和出场顺序。
第二次表演:康念蕊说:我是大熊,我们来拥抱吧!别的小动物都不和她拥抱,她说:真讨厌。表情都很高兴的样子,最后所有的小朋友都进入她的家,她依次和他们拥抱了,说:大家都请坐,来,我们一起来看电视吧!她指着主题墙说“这就是电视节目”。
第三次表演:
和前两次的环节差不多,最后邀请他们进入大熊的家时,康念蕊说:你们来看我们表演节目吧!于是康念蕊和王佳欣去表演,其余小朋友坐在大熊家观看。
第四次表演:
小动物进入大熊家,三个小动物一起进行表演节目。
游戏表征环节
教师:对于《大熊的拥抱节》,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石嘉怡:很好玩,很搞笑。
赵玉雅说:表演的不好。
教师:哪里不好?
石嘉怡:都没有说话。
康念蕊说:有的忘记了,我们想怎么玩怎么玩,怎么好玩怎么玩。
教师:那怎么才算好玩呢?
康念蕊:加上唱歌、跳舞游戏。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就好玩。
康念蕊看了看我说:我们再来表演一次吧!
教师反思
1.我想让孩子加入对话,提高表演水平,但是孩子说想怎么玩怎么玩。那应该顺应孩子尊重孩子想法,再有机会或者在语言故事活动中,再给孩子们讲;这是我的第一次反思,但是再回头看,发现我顺应的是那些强势些的孩子的观点,忽视了弱弱的声音。我应该再问问她,即使她不说话,也试着把观点表达出来让她确认,呈现在全体幼儿面前。
2.康念蕊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很强,也很霸道。孩子们都听她的,她说怎么玩就怎么玩。可是,她总喜欢看着老师,老师只要举起相机,她就有意识地看摄像头。这是为什么?她在期待什么呢?
第七次观察
康念蕊和昨天的几个小朋友进入表演区,没有表演《大熊的拥抱节》。他们三个人戴着大熊拥抱节的头饰一开始玩的是互传气球的游戏,玩了一会,康念蕊站起来,石嘉怡双腿跪在地上爬到小花旁边,我问:“你们在干什么?”康念蕊说:我们去看小花朵。我指着石嘉怡问:她是谁?康说:这是我的好朋友小狐狸。她是我的好朋友小兔子,我是大熊。
我看到:玩法有变化,虽然戴着大熊的拥抱节的头饰,但是孩子们自创了游戏玩法。
康念蕊指着墙上的小兔子说到:那里也有一只小兔子,我们去和它玩。孩子们都跟着她跑到墙角的位置。也没看出他们在玩什么。康念蕊一直在看着我。又呼唤着她的朋友跑到另一边去。她又改变了游戏玩法,提议到:假装你们在买东西,我在卖东西。
表征交流
教师:对于这个表演游戏你有什么想说的?
康念蕊:建构区怎么搭建到我们这边来了,占了益智区的地方,也占了我们表演区的地方。
教师:所以呢?
康念蕊:所以老师说他们,不说我们。
教师:你们刚才玩了三个游戏:玩了传气球的游戏,看小兔子游戏,又提议去卖东西了,为什么老是变来变去的?
康念蕊和石嘉怡都说:因为这样好玩啊!
王佳欣不说话。
教师:我看着,康念蕊提议玩什么,你们都跟着去,是这样吗?
康念蕊说:对,他们都听我的。
石嘉怡噘嘴说:是因为我也想去那样玩。我想听她的就听她的,不想听她的就不听。
王佳欣说:因为康念蕊是老大。
教师:康念蕊,你刚才问老师“我都录下来了嘛”,这是什么意思呢?
康念蕊:录下来,我就能从电视上看见我自己了。
教师:看见自己怎么样呢?
康念蕊:老师,你看,我这里和这里长了两个疙瘩(她指了指眼眉和脸上),我看看我的疙瘩下去了吗?
教师:下去不下去又怎么样?
康念蕊:下去就变得好看了啊!
我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看摄像头、看我,是这个需要啊。
教师:谁还有要补充的?
石嘉怡说:可以把表演区的栏杆装扮得漂亮一点。
教师:你们早就这样说,为什么一直没做呢?我看着你们也在美工区里做了啊!
康念蕊说:因为没时间。
教师:那怎么办?
康念蕊说:可以今天做了,明天去表演区装饰。
石嘉怡说:有时间就去装饰。
教师:什么时间呢?
石嘉怡:可以明天,也可以后天。
教师:你们可以试一试。
综合分析
音乐游戏包括前四次观察。
随机游戏包括(探索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后三次观察。
第三次游戏是对第一次游戏表征之后的继续。后三次是角色游戏《大熊的拥抱节》初现到完整再现再到创造的过程。
音乐游戏解读
表演水平:有明确的表现内容;能将媒介材料和艺术元素相结合,以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石嘉怡能将肢体动作、表情与音乐的旋律、节奏很好的结合起来。康念蕊的艺术表现能力也很好,但是在柔韧度上稍微逊色一些。
王佳欣对自己不熟悉的音乐的节奏把握不大准确、选择乐器伴奏的方式表现不熟悉的曲目。石嘉怡对自己不熟悉的音乐能积极探索,对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感知力较强,能很好地展现自我。
社会性发展:
在中班时,康念蕊和石嘉怡就是很好的朋友,石嘉怡很愿意听康念蕊的。到了大班,石嘉怡的声音也大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想听康念蕊的就听,不想听的就不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也更加自信了。康念蕊有很强的模仿学习能力,自信心很强。王佳欣随从性较强。
角色扮演游戏解读
根据以往确立的角色游戏的观察细则。
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是表演大熊的拥抱节和其他角色游戏,孩子们尤其是康念蕊和云乔和园服男孩能够跳脱出角色又回到角色,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能够扮演多种角色。能够创设游戏情境,并与同伴达成共识,能对原主题有一定扩展;不在乎游戏替代物的相似程度,可以用语言塑造想象的情境,象征性水平较高;大班幼儿的合作水平较高。
反思与改进
1.表征交流时面向全体幼儿,不要只照顾到部分幼儿,也要听见能力较弱幼儿的声音。
2.游戏后视频重温并及时反思整理;连续观察多次,整理后发现游戏和游戏之间是有经验脉络的。
3.游戏后多思考,重视表征交流,能帮我们看到幼儿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要。
4.孩子们为什么表征时提出的玩法不玩呢?虽然我一直强调“可以在美工区做了东西去表演区装扮”,但是,因为时间等种种原因,效果不佳。所以教师不仅要提供自主宽松的游戏的氛围,还要具体试行操作。
编辑:王秀秀
复审:王雪
终审:王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