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护成长,引路“心”学期 ——开学前心理调适指南

蓬莱区刘家沟小学
创建于2024-08-27
阅读 9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小朋友们,不知不觉中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即将迎来新学期。新学期的学习生活,Are you ready? 


      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学期,学校特准备了一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助力大家以积极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开学心理调适 

— 情绪篇

       当我们即将从适应许久的居家生活要切换到别的环境时,即使这曾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环境,身体和心理还是会自动地对新环境产生一种警觉,有可能出现如:焦虑、紧张、烦躁等感觉,这都是正常反应。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调节这种情绪。


一、接纳情绪


      首先,主动接纳当下的情绪。面临即将到来的返校,无论你是兴奋、高兴还是焦虑、不安,这都是真实的感受,无需去否认或逃避。对我们做好返校准备和自我防护是有价值的。它可以更快地帮助我们将自身状态从放假模式调整为上学模式。


二、处理情绪


      其次,适当处理负面的情绪。建议同学们不要把情绪憋在心里,而是主动采用科学的方式来释放情绪,例如制作自己的“情绪垃圾桶”写小纸条,把烦恼、压力等都写在上面,揉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扔进一个固定的容纳盒,边扔边欢呼:某某情绪(想法),都离我远去吧!当然,哪一天你心情好了,打开这些小纸团,你会发现这些情绪都有了它的意义。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音乐调节法”。通过音乐放松,消除不良情绪。


 开学心理调适

  — 生活篇

第一步:调整作息


      同步学校的作息时间。生物钟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可以采用渐进式调整方式,每天比前一天晚上早睡,就是巨大的进步。


第二步:放下手机


      暑假期间,与手机相依相伴,是我们学习、社交和放松的重要工具。突然需要放下手机,对于同学们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积极暗示法。告诉自己:“现在正好可以放下手机,专心投入现实生活与学习”、“不用手机,或许我的睡眠质量会提升不少”等等,让你充满信心和勇气。


②“隔离法”。通过将手机交由负责人保管等方式减少干扰。


第三步:打造你的开学仪式感


      增加开学的“仪式感”,也可以帮助我们尽快适应开学后的生活。《小王子》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仪式感就是使这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这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崭新的文具用品,洗得干干净净的书包和校服,或用一句自己喜欢的名言作为新学期的激励等等,这都会让我们对开学有积极的仪式感,对新学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开学心理调适

——家长篇

1.情感交流,用“心”沟通


      开学前,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积极引导孩子,可以分享自己假期过后调整经验,告诉孩子这种情况不可避免,我们要做的是勇敢面对,积极调整。


2.丰富生活,摆脱电子产品依赖


      家长引导孩子逐渐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消除孩子的网络依赖。比如可以采用“等待10分钟”的方法: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脑经过10分钟的等待之后,就不会再表现出对即刻想要的东西有强烈的偏好。因此,当孩子产生“玩手机,打游戏”等念头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专注于手头的任务,等过了10分钟想玩手机上网的念头就没那么强烈了。


3.营造环境,收收放飞已久的心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和严格的作息时间,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将生物钟逐步调整到上学期间的状态。其次,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谈谈收获和感受,帮着孩子一起“收收心”,回归学习状态。调整孩子的状态,家长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总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家长与孩子一起积极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注重家校合作,与学校多沟通,配合学校开展新学期准备工作。家长与孩子在充分的准备中,循序渐进,逐步适应,启航新学期,奔向新生活。

校长直通车

0535-5962618



阅读 9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