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正当时  扬帆向前恰逢秋

🎀
创建于2024-08-27
阅读 4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为帮助思政教师全面理解、深入体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的编写原则、结构体系和编排思路,新学期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研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第126小学如期进行。

本次教研活动由天山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成员乌鲁木齐市第12小学思政课张弘弥教师主讲。张老师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总体特点、各课简析、使用建议等三方面结合具体生动的实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指导,让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依据,灵活地在生活中选取学习资源,融合道德和法律,促进德法兼修。

       本次教研活动,帮助我们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在确定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后,先要理清课时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对每一节课教学过程做出思考、安排与策划,解决好课中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步骤和流程,来充分体现课“学”与“教”的逻辑。

新的教材观明确了三年级的法治教育要注意准确性与适切性的统一。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应该遵循“法理”(法律精神)和“教理”(教育规律)的统一。也就是说既要体现法治精神、理念、原则,力求法律知识的准确性又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运用情景和案例,避免法治教育的生硬和僵化。将“法言法语”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童言童语”。从而来实现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注重开发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在场因素”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注意把静态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动态的学生活动,注意引导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和自主建构的愿望,体现教学的对话性。所以我们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必须要注意灵活使用,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很有魅力的课程,在使用时能以教材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为引领,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生动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编辑:帕提古丽·吐尔逊

      文字撰稿:帕提古丽·吐尔逊 

      初审:天山区道德与法治名师

工作室成员

——END——

阅读 4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