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等重要指示精神,努力营造“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促进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快速🔜成长,8月25日上午,滨州市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暑期第五次读书交流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秋启悦读时光,共享书香之美”。本期共有9位老师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活动伊始,主持人沾化区利国乡实验学校张长胜老师再次强调了读书的意义。在教给学生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充实自我。一个名师的形成离不开读书。书籍是知识的宝库,名师通过广泛阅读,汲取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书中,能与教育大师对话,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反思自身的不足。读书让名师拥有深厚的专业素养,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同时,阅读也赋予他们创新的思维,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在一本本著作的滋养下,名师逐渐成长,以智慧和学识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
共读阶段,大家对《给教师的建议》精华章节进行了沉浸式阅读。北镇中学初中部的曹梦丽老师对共鸣的部分认真摘抄,每一次的摘抄都是一次与作者的深度对话,也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升华。
滨城区教研室康辉老师、博兴曹曹王镇中学恒云老师、阳信县水落坡镇中学李肖肖老师针对书中提到的“引向兴趣的发源地”进行了共读共享。
康老师:要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对学习有持续的、深入的探索。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能够设计出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课程和活动。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发掘和培养,努力成为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老师。我相信,通过引领学生找到他们兴趣的发源地,我们可以共同创造出更加生动、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曹老师:这个观点强调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兴趣和爱好,这些兴趣和爱好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努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或领域,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他们的需求。
李老师: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当力求使学生对所喜爱的课程知道的东西比教学大纲的要求多一二十倍。感到有力量主宰所喜爱课程的知识,是促进一般智力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之一。如果学生有一门喜爱的课程,你就不必为他的其他各门课程不都是五分而担心。身为优等生,却没有一门喜爱的课程,倒应引起更多的担心。
惠民县清河镇中学韩勇、滨州市第一中学吴波老师就“怎样使家庭作业的检查成为有效的脑力劳动”进行了共读分享。
韩老师:每一个回答、每一份书面作业都评分确实可能带来不良后果。一方面,这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让教师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频繁的评分可能会让学生过于关注分数,而产生焦虑和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吴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理性地看待评分,不把它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会尝试将评分与其他目的相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理解、发展和加深。同时,我也会合理控制评分的频率,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
邹平市西董街道鹤伴中学彭小月老师、滨城区第四中学王丽娜老师就“怎样通过集体使个性全面发展”进行了分享:
彭老师: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在一个集体中要找出能揭示、表现和发展这个整体的形式,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这个集体在成员相互关系的组织上具有局限性。我们的教师集体坚信,这些小组的活动对学生的心灵和理智产生了一种敏锐而温柔的触动,没有这种触动,不可能有基层集体这种精神统一体的生活。
王老师:怎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以一种正常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尽管引发这种对比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并非无可作为。比如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让处在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引以为傲的东西,也就是说,让要让每一个孩子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一再提醒教师,要挖掘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的财富。在任何情况下,不管一个孩子被耽误到什么程度,不管他经受过怎样的心灵创伤,也不管他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都绝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指望了,自己永远比别人差,自己身上一无是处,干什么都不能成功。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提升工作本领的生动实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勇挑重担、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