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传承耕读·厚植文明,立德树人

於潜二小四(1)班未来小分队

小寒
创建于2024-08-26
阅读 7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把耕与读传下去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文明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自立自强、修身立德等思想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裕后勤和俭,兴家读与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也涵养了悠久的耕读传家理念。在传统社会,耕与读是非常重要的两件事,体现了人们对劳动生产和文化修养的重视。陶渊明的“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王冕的“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钱澄之的“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等诗句,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耕读文明能够一代一代传下来,一方面靠的是劳动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靠的是价值观念的弘扬、道德教化的滋养。耕读教育中重视劳动、提倡读书学习的理念,可以为今天立德树人提供借鉴。

 人们通过耕作获取粮食,也通过劳动受到教育,亲身感受劳动创造幸福。传承耕读教育理念,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引导学生体验农耕活动,了解农耕技术、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知识,以此促进青少年增强身体素质,锤炼勤劳奋进、脚踏实地的作风品质和胸怀乡土、报效国家的价值追求。

       最是书香能致远。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读书习惯,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家庭也要重视读书学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加强阅读引领,涵育爱阅读、爱知识的良好家风。

 因此,於潜二小401班的未来小分队成员:蓝骁远,李晟骊,翁司辰,王骆依,徐语薇。一行少先队员秉承着“书香致远,传承耕读·厚植文明,立德树人”的主旨先行来到了耕织博物馆。

~~~了解农耕的起源和发展~~~

~~~科技兴农 造福百姓~~~


袁隆平爷爷的两个梦

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

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接着,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昔口村,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

       蓝骁远妈妈给我们简单讲解了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包括:整地、育苗、插秧、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排水、除草除虫)、收割、干燥和筛选。

~~~昔口村的广袤稻田~~~

~~~假期阅读笔记~~~

       教育的意义,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家乡摆脱贫苦。以前从土地里爬起来读书是为了走出去,进而俯视这片土地;现在好多孩子读了书,是为了改善土地、改变土地、服务土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能力,学识都如此。


   ~~~

阅读 7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