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

韩敏-心理咨询师
创建于2024-08-26
阅读 62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如果你也不快乐,如果你也时常批判自我,我建议你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我和儿子一起读这本书,读完第一遍后意犹未尽,觉得有些内容一知半解,没有渗透,带着不解再读第二遍,慢慢领悟到书中的精华。

        蛤蟆先生做了11次心理咨询,从抑郁状态回归到正常状态,放下了小时候内心的创伤,拥抱了不完美的自己,我越读越治愈。

       我从书本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无力,不知道该怎么突破“无力”的状态,书的内容给我带来的感受是对自我模式的又一次审视,我开始更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并在很多时刻,放下了无谓的内耗,一旦摆脱内耗的模式,内心会变得平静温和,你也能更加专注自己所做的事,当你专注了,改变自然就发生了。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每个人内心都承载着一些压力与焦虑。

你是否常有这样的感受: 


心情低落,没有任何动力,不想上班,不想努力,不想做任何事情,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


遇到问题总是贬低自己,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拒绝交流,拒绝社交,就想一个人待着?

这种深深的无力感,无人可说,无人能懂。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迷茫和无力,可能只是自己给自己带的枷锁。

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中说的: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除了你自己。

       直面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就像蛤蟆先生通过表达愤怒,找回自己的力量一样,只有接纳自己,内心才能变得柔软坚定。

人似乎总是对自己的缺点感到羞愧。遇见“爱”的时候不敢表达,在亲情里也总是回避直面关心,想要的时候说不喜欢,离别的时候不言语,觉得哭泣、撒泼、生气是一件羞耻的事情,甚至有时会用谎言来欺骗自己,似乎总是对自己的缺点感到羞愧,其实,学会宽容和接纳自己的不足,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人只有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变好,才能真的越来越好。

        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


蛤蟆先生一度封存童年受的创伤,也拒绝与外界建立联机,所以很长时间他都不能获得真正的轻松和成长。

当他想要走出自己的童年阴影,并一步步觉察自己的模式,尝试做出改变时,他感受到了源于内心的力量,也获得了真正的改变。


我们每个人无形中受到童年原生家庭的影响,但这不是拒绝成长的借口和理由,发自内心的想要改变,谁也阻止不了,每个人都有内心成长的机会,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你知道自己有力量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心理医生第一次见蛤蟆先生,便说出了这句重要提醒。

很简短的一句话,却直击要害的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逃避责任,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并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就像你总在觉周围的环境不如意,自己的性格孤僻没有朋友,工作不好赚不到钱,不喜欢自己的处境和生活状态,那么能改变这件事的,只有你自己,你过怎样的生活,只有你能去争取,并且成功。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认识一下:我是心理咨询师韩敏,喜欢这篇文章吗?咱个赞吧,如有小小心结可以加作者微信哦

阅读 62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