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居天下之中,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1500多年建都史,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这里是最早的中国,可以触摸4000年以前的城墙,这里也是世界四大圣城之一,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博物馆更是数不胜数。
与全国各地的学子们一起打卡国家一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和古人在另一个时空里对话
洛博显眼包之一北魏双人牵手姐妹花,跨越千年的友谊。据说,她俩经常出差,难得在洛博一见。这是北魏女俑,高17厘米,着交领宽袖服饰,手牵手并肩站立,红腮朱唇,梳双髻,戴花钿,神态温和,满脸笑容,仿佛看到了千年前闺蜜的样子。
泥塑人面像 北魏
浴火重生,残缺之美。北魏在洛阳的两大工程,一石一木,石是龙门石窟宾阳洞,木是永宁寺塔。
永宁寺塔高达136.7米,“殚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可惜建成后的第16年,被雷电击中起火,火经三个月不灭。
其中的泥像,在三个月的大火中淬炼成了陶像,得以保存至今。
残缺之美,令人震撼,面部舒展如云,嘴角微微上翘,是浴火涅槃后的从容,是阅尽娑婆的超凡,空灵宁静,悲悯和善。
彩绘陶马与驯马俑 唐
动静之瞬,凝固千年。
抓住了人与马对峙的精彩瞬间,生动传神,仿佛有根无形的绳子,力量和美流淌于他们之间。
“河洛文明”陈列中,我被一具古菱齿象化石模型深深吸引。这是3万年到5万年前生活在河洛地区的大象的化石,复原后长5.7米,高2.8米,两根门齿格外粗壮。据专家考证,当时中原地区气候温润,大象群集,河南的简称“豫”为象形字,说明这里曾有很多大象。
天子驾六博物馆,填补你的文化空白
这是东周王城车马陪葬遗址。周朝存在近800年,历经37个天子,在周朝严格的礼制下,有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博物馆是在2002年前后,在周朝车马陪葬坑原址挖掘,后因保护技术不够,回填了陪葬坑,只留下目前展览的车马坑遗址。 走出博物馆,看着地面上现代化的建筑,而你脚下十几米,仍然是2000年前周朝的墓葬坑,那种感觉让人感到神奇。
探寻最早的中国~打卡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感受夏代先民的生活气息。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伊洛河交汇处,距今约3800-3500年。夏王朝,这个古老而神秘的王朝,曾经仅仅存在于历史传说之中。然而,随着考古发现,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洛阳市的二里头,夏王朝逐渐从传说中走出,成为真实可触碰的历史。在该遗址考古过程中,发现了包括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以及最早的官营作坊区等。
我从未想过一个如传说般的王朝会如此这般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诞生了最早的王朝制度,这里像一把神秘的钥匙,带你探寻最古老的华夏文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赫赫夏都,流传千秋。五千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直面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铸造青铜器,三千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英勇征战,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而现在我们正和美利坚人一较长短。五千年来,我们一直在世界在牌桌上,注视着一个又一个对手的崛起与消亡。
图为被誉为“华夏第一爵”的“乳钉纹铜爵”。
二里头遗址中的绿松石龙形器
这是中国龙文化图腾崇拜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它不仅象征着当时社会对龙的崇拜,更成为后世华夏儿女文化认同的纽带。在这里,我们可以追溯到“龙的传人”这一文化符号的最初起源。
这是一件寄托父母无限爱的文物,它就是来自于3000多年前的骨猴,动物的骨骼雕刻而成,出土于夏都二里头遗址,虽然时隔千年,但远古的先民依旧舐犊情深。骨猴高2.2厘米,宽0.75–0.95厘米,想要看清楚,必须借助放大镜。出土时位于幼儿胸前,有穿孔,应该是穿上绳子挂在胸前。我想当时应该是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3000多年前的某一天,这位两岁的幼儿不幸夭折,父母悲伤不已,于是把亲手雕刻,孩子喜欢的骨猴,挂在胸前,随他而去,寄托了父母对孩子深深地爱与不舍,令人感动。
魏唐佛光塑万像,龙门壁上历千秋,不识石窟真禅意,只缘未游夜龙门。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洛阳名片之一。它比普通的石窟多了山水风景,又比普通的山水景区多了历史韵味,现在又增加了夜游的灯光,夜游龙门石窟真的非常震撼!
历史的长河在这里存留了最美好的画卷,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石壁上开凿出来的生动画面,至今难以忘怀。
这里是石刻艺术的巅峰,无数尊神态各异的佛陀,宛如时间的守望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千锤万凿的精心设计,是一个个千古传奇。
伊水浩浩荡荡,卢舍那佛未改娴雅端庄,遥远的无字碑朦胧了无尽的沧桑......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过往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