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组成员(第三轮第8次)读书分享会简报
【通信员:张红英】2024年8月10日晚湖北省重点课题《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的课题组成员第三轮第8次读书分享会活动在线上腾讯会议室顺利召开。有来自市教科院教研员吕军、武昌区电教中心彭爱平、省实验沙湖学校张红英、武珞路中学王继华、光谷八初郑胜文、东西湖恒大嘉园学校吴娟、卓刀泉中学张家湾学校祝茜娟、青山区白玉山中学方旖旎、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谈波、硚口博学初中黄黎茵、武汉一初李梦婷(代)共计11位教师参加了会议。光谷实验中学何曼、江岸区市六初方静请假。会议由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沙湖学校张红英老师主持,江岸区市六初方静老师进行视频记录读书分享。方老师分享的主题是《PBL项目化学习工具:66个工具的实践手册》之工具27至工具32。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分享者及分享主题,在接受方老师委托后开始播放方老师事先录制好的分享视频,视频对工具27至32逐一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设计决策五边形、用户移情图、设计思维这三个工具一般用在设计类项目化学习中,用于引导学生体验设计思维与用户共情、理解用户、定义问题、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有创意的产品或方案。“好团队”画像、全脑优势模型、团队协议三个工具用于项目化学习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方老师从工具是什么、工具怎么样、工具如何使用、工具用在哪里四个方面对工具进行了讲解。
工具27设计决策五边形是创意构思的利器,帮助学生像设计师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在设计类项目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设计问题,理解各维度间的相互影响。教师介绍设计决策五边形工具,学生根据五边形要素:①产品是用来做什么的?(概念),②产品是如何工作的?(技术),③产品为谁设计?(市场)④产品的外观如何?(审美),⑤产品的各部分如何组合在一起?(结构)设计产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五个维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不同的情境下五个维度的特征、属性如何变化。基于不同情境,学生结合任务目标,对五边形的五个维度进行决策。五边形直观的描述了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设计需要考虑用户概念、结构、运作之间的关系。一个维度的决策改变将影响其他维度的效果。设计师在决策时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和取舍决策,并以《耳机降噪》案例对设计决策五边形工具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学生使用五边形工具来思考耳机降噪产品的设计,从概念(降噪的目的和使用场景)、技术(降噪技术的选择和实现)、审美(外观设计)、结构(耳机的构造和组件)、市场(目标用户和市场需求)五个维度进行分析。
工具28用户移情图用来深入理解用户需求,设计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用户移情图是让学生深入了解用户的一个可视化工具。学生将通过观察、采访、体验等方式,获得用户(可以是模拟用户也可以是真实用户)行为、态度信息,然后进行分类,从而抓住用户的痛点。更好的从用户角度出发。站在用户的视角和用户建立同理心,让学生要明确共情对象的目标。比如学校要改建厕所,学生(站在学校角度)要考虑到低年段的学生、怀孕的老师、带着婴儿的学生家长等用户来上厕所,站在这些用户的角度来想,需要些什么?搭建移情图框架,对比用户的所想、所感、所见、所说、所做、所定,寻找差距,推断出不能直接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以此分析,用户对学校厕所改造的痛点以及迫最迫切的需求。在设计思维的共情阶段,帮助学生从用户角度出发,理解不同用户(如低年级学生、怀孕教师、带小孩的家长)对学校厕所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在设计改造方案时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工具29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设计师通过同理心识别用户的潜在需求,并界定问题,从而激发创意,提出有意义的想法。产生圆形并从测试中寻求反馈,再从反馈中发现问题回到前面的。设计思维是驱动创新的核心力量 。根据用户需求制作原型,将想法和探索从头脑中移植到现实世界中,转化为物理模型也可以制作纸质原型,然后测试,利用前一个阶段做出来的原型,拿出来跟用户进行沟通,测试原型是否适用。得到用户的反馈后再根据用户的反馈,重新定义需求或者改进。这个就是设计思维。工具29属于适用于设计类的产品,它是要学生了解每一个复杂的问题,中间还要融合各种学科领域,像文学、艺术、音乐等,是培养学生的一种问题解决思路。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包括同理心、定义问题、头脑风暴、制作原型、测试五个步骤。贯穿整个项目,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解决问题。通过设计思维的五个步骤来设计一个更便捷、更符合学生需求的食堂支付系统,从理解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的需求出发,到设计原型,再到测试和反馈,不断迭代改进。
工具30“好团队”画像,组建团队是合作探究的第一步,老师引导学生组建高效的团队。通过画像让学生理解好的团队应具备的特点。在项目初期,帮助学生明确团队目标、分工和合作方式。学生在组建团队时,通过好团队画像来讨论和确定团队的目标、成员角色、合作方式和期望的行为准则,确保团队能够有效合作。
工具31全脑优势模型,全脑优势模型让学生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发挥团队成员的潜能。项目化学习强调差异化、互补性的团队合作。全脑优势模型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小组分工。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劣势并进行补充与增强。全能优势模型将学生分成四个类型(逻辑性、组织型、空想型、交流型),学生通过这四个模型更加了解自己,思考自己能为团队做什么,从而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在项目分工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任务。学生在参与制作校园昆虫地图的项目时,通过全脑优势模型来识别各自的优势(如逻辑分析、创意设计、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并据此进行团队分工,确保每个成员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
工具32团队协议是学生在项目中签订的合作协议,它是能够明确行动的方向,形成团队的共同愿景的,包括团队名称、成员、共识、签名等。在团队成立初期,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让学生承担项目责任。在项目开始前,团队成员共同制定一个团队协议,明确团队目标、成员职责、合作规则、奖惩机制等,以确保项目过程中的合作顺利进行。如果说我们好团队画像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团队,那么团队的协议就是将这些表象通过协议的方式更正式的呈现出来。团队协议是好团队画像的升级版。他用签订契约的正式流程,让学生充满仪式感的承担项目的责任。
这些工具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项目化学习工具集,旨在帮助学生在设计和团队合作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通过这些工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思维、用户需求、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理念。
方老师的分享结束后,张老师总结了分享内容,吕老师建议课题组老师们去买一本设计学的书,设计学是一门基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一个思维体系。老师通过学习了解设计思维,只有老师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吕老师指出美国五月花号公约和中国宪法的制定,强调了公约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它是如何成为社会各阶层力量协作的基础。公约或协议不仅是一纸空文,违反公约的成员应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强调了团队成员需要承认并遵守他们共同制定的规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制定公约,而不是单方面强加规则。教师可以提出初步的公约,让学生讨论并达成共识,这样形成的公约更有可能被团队成员接受和执行。强调了在不同项目和情境中灵活运用团队工具的重要性。不是所有的工具都适用于每个团队,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选择和调整工具。公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允许团队成员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课题组的运作,展示了公约在实际团队合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公约来管理和指导团队成员的行为。
本次分享活动共持续了52分钟,会议结束后,课题组共有8位老师对分享效果通过填写分享会线上质量调查问卷进行了反馈,具体数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