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草的成长经历7

忠党
创建于08-25
阅读 3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为英雄部队自豪

放映队负责保管政治部文化科的财产,我因工作需要经常进入文化科仓库。发现这里除了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用品,还有整箱整箱的图书,另外还有小提琴、大提琴、大号、小号、萨克斯、单簧管、双簧管等铜管乐器以及架子鼓完全称得上一个大型乐队。最让我惊奇的是有几个箱子里面全是锦旗,这是从朝鲜战场带回来的。朝鲜人民为感谢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流血牺牲打败美国侵略者,精心制作的各种锦旗,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我后来才知道这些西洋乐器也是朝鲜战场缴获美军的战利品。

随着日后工作,我逐渐了解了这支部队的历史。40军是一支能征善战功绩显赫的部队。抗日战争时期,是华北战场主力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在辽沈战役战斗中,打出了“旋风部队”“四野一只虎”等威名。抗美援朝战争,全程参加一至五次战役,党中央把40军打胜第一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18师是40军的主力部队,许多首长都是枪林弹雨中走出的功勋卓著的英雄。对他们我由衷的表示敬佩。也为自己是英雄部队的后辈感到自豪。

00:42

参加野营拉练立了三等功

1970年冬季部队进行野营拉练,从营房出发,目标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地区。当时部队装备比较落后,步兵团还是骡马化,行军就靠两条腿。我们师直属队机关享受坐卡车的待遇。冬天很冷,坐在装有帆布棚的卡车里冻得要命。还好,我们放映员发的是皮大衣,比他们穿棉大衣的暖和多了。看到政治部有的同志冻的发抖,我就解开皮大衣和他们抱团取暖。部队走走停停,每天行军七八十里,晚上住在老乡家里。差不多走了半个月才到达赤峰附近。杨宝军、吕树林、陈文宝我们在一起,每到一地,都像当年的八路军那样,为老乡扫院子,挑水,打扫卫生。

晚上就为老百姓放映电影。那时农村的文化生活非常枯燥,有的长这么大从来没看过电影。一听说部队来演电影,十里八乡的老乡从四面八方赶来,像过年一样高兴。银幕的正面、背面站的都是人(背面也能看,画面是反的),大冬天有的小孩还穿开裆裤。尽管那时天气很冷,露天看电影的热情一点儿没减。为了让分散的部队和更多的老乡看到电影,一个地方刚放完,立即收好设备赶往下一个驻地放映场。没等我们到,放映场早已坐满了人,就等我们来。我们架好银幕,调好焦距,继续放映。拉练路上经常是一部电影一晚放两三场,放完电影再吃顿夜宵,躺下休息时,已经后半夜了。

野营拉练回程的路上,部队搞了一次180里地的昼夜奔袭。师部司政后机关干部和连队战士一样,全部是徒步行军。行军路线走的是山路,到了晚上,借着月光深一脚浅一脚,急速前进。北风呼啸,气候寒冷,狂风吹到脸上像小刀割一样。呼出的哈气把眉毛都染白了,大皮帽子脸蛋的周围都是雪花。夜行军看不清路,后边跟着前面的人走,只要不掉队就行。翻山越岭,不停的走路,中间只吃了一顿饭,夜间不休息。开始大家精神十足,有说有笑,后来人困马乏,带着的干粮也都吃完了,饿着肚子,不少人脚上打了血泡,疲劳和寒冷对人的意志真是考验。我几次都要睡着了,咬牙也要坚持。天亮以后,上了大路,部队再也没有原来的队形了,有的战士实在走不动了,慢慢开始掉队。听说步兵团有的骡马都吃不住劲了,趴在地上怎么打也不走。大部队稀稀啦啦前后相差几十里,最后面有收容队,负责接收伤病员。当年自己年轻力壮,平时比较注意锻炼身体,脚上没有打泡,准时到达了目的地。

拉练结束后部队进行了总结,由于我在拉练中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热情为老百姓做好事,表现突出,被师政治部评为三等功。部队还给北京家里发了立功喜报。在放映队期间,得到了全面的锻炼,除了精通放映业务,做好电影放映,还能配合部队中心任务办好广播宣传,积极宣传部队的好人好事,鼓舞部队士气。自己只有一个想法,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早日入党。在领导和老同志的帮助下,个人进步很快,经刘国良科长和雷洪声干事介绍,1971年12月13日我被发展入党。

下连锻炼让我永生难忘 

1972年年初,师政治部把我下放到师直属部队高炮二连锻炼。这是一支参加过抗美援越的部队,曾在越南前线打过美国的飞机。我任指挥班代理班长,训练的内容都与打飞机有关。战士手中的武器就是望远镜、测距仪,电台等等。现在看来还是比较落后的。

开春训练了一个多月,认识了苏联的多种机型,只要飞机模型一出现,马上就能说出是那种机型。指挥班有两部测距仪,像个扛在肩上的导弹发射架,横着使用。和望远镜一个原理,加宽了视角,看东西更清晰,更有立体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准确说出观测目标的距离。指挥班是连队的千里眼,顺风耳。在敌机出现以后,马上判断飞行高度与速度,与阵地的直线距离。还要识别是那种机型,为高炮射手提供有效数据。高炮射手通过肉眼观察和指挥班提供的数据设定火炮的方位,在有限的时间里作好战斗准备。训练是相当紧张的。

下连锻炼夜间站岗是非常考验人的。师部有个糖厂建在营房外,停业后准备改建野战医院,我连负责站岗。冬天夜间都在零下十七八度,甚至更低。晚上睡觉睡得正香,被唤醒接岗,即便穿的再多,在外面站两个小时也得冻透了。为了建筑工地的安全,必须轮流去站岗。站岗回来再钻进被窝,半天缓不过气来。我这才体验了连队战士的艰苦。

天气暖和以后连队开始了生产劳动。距离我们连五、六里的地方有块荒地,连队和生产队讲好了,无偿使用。连里想在这里种点高粱玉米,解决猪鉰料问题。这荒坡野岭的多少年也没有耕种过,土地死硬死硬的,种之前需要深翻,才能播种。我们手里的工具只有铁锹和镐头,每挖一锹土,都要用力蹬两脚,才能把锹插进荒地,然后再翻过来,就这样一锹一锹的把地翻完,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再看脚下的这双胶底鞋,磨出好几个洞,已经破的不能再破了。播种下玉米高粱,剩下的就是靠天吃饭了。据说后来长势不错,风调雨顺秋天打了不少粮食,解决了猪的饲料问题。

当兵就要随时准备牺牲

1972年8月份的哪一天,记不太清了。义县火车站附近的公社土火箭厂失火,这是公社防治冰雹灾害建立的土火箭厂房。厂房里面储存了大量的黑色火药。厂房失火必须第一时间把炸药转移到安全地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连队接到抢险的任务,火速奔赴火场。就在大家干的起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了,一个火星把战士背上的炸药包引爆了,那位战士当场就牺牲了。火药库爆炸,仓库立刻变成了火海。有七位战士被烧伤,那天是星期天,我有事提前请假去了锦州,因此躲过了一劫。如果那天我没有外出,肯定和大家一起战斗在火场。后果怎样很难预料。我认为当兵就要随时准备牺牲。

下连当兵自己确实有很大的变化,培养了吃苦耐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养成了办事快节奏,雷厉风行的作风,形成了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阅读 3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