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随着处暑的到来,暑气已经大势已去,渐渐消退。一场秋兩一场凉,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早晚的温差增大,且秋高气爽,大家有没有感觉舒服了很多~你们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
处暑的来历
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当草丛中的秋虫开始低吟浅唱,当树梢的颜色被渐浓的秋意染黄,处暑带着初秋的飒爽,如约而至。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处暑的来历和习俗吧~
处暑的习俗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印秋赏景的好时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亩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都一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谷称“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绘处暑
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处暑。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展现了孩子们对秋天的向往和期待。
户外迎秋
处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宝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户外欣赏美好的秋景。
处暑注意事项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时,必有寒气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
2.睡觉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3.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要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
4.防病提示:在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风寒或风热感冒。
5.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的人,早晨可吃几颗。
节气教育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本次处暑节气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处暑这一节气是夏与秋的转换键,是热与冷的过渡期。更重要的是让小朋友在广泛参加中丰富了文化体验,感悟到文化精髓,使得实践育人得以落地生根。
处暑,是盛夏的晚章,
也是初秋的开场。
那些夏日散场的故事,
终会在秋日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