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润泽生命,书香伴人成长。为营造良好的“悦读”氛围,促进教师共读好书,提升专业素养,唐爱华小学数学新教师工作室推出“啃读经典,与你共读”经典读书分享系列活动。从9月开始,推出一期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工作室成员带着思想阅读,打好生命的底色。让我们与书籍携手同行,将一路书香,浸润我们的人生。
作者简介
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著作有《岁月如歌》、《于漪文集》、《教育的姿态》等。
推荐理由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书籍是《岁月如歌》,作者于漪,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岁月如歌》记录了于漪老师求学、教书、做校长、回报社会的心路历程,总结了自己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的岁月人生,既有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心得,更有一位在逆境中成长、不断奋斗的教育家的教育思考。漫漫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播种也有收获,于漪老师将其演绎成了一首动人的歌。
领读人简介
惠畅,本科学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从事教学五年,对待工作认真,担任班主任期间,深受孩子喜欢与家长信任,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在书中,你可以见识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生活,得到一些不同的生命感悟。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就是最好的心灵之旅。
诵读内容
《岁月如歌》(节选)
面对种种压力,如何支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自己要在教育教学上做到日有长进,月有长进,年有长进,当然要着力那“最强烈的刺激”,那就是坚持自我教育。我想,人的视觉有两种功能。向外,拓展世界;向内,发现内心。内心丰富,纯正,拓展世界就能认识正确,受益甚多。为此,我用两根支柱支撑自我教育,一是勤于学习,二是勇于实践,二者的聚焦点是反思。
语文教师要有拼命汲取的素质与本领,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至微量元素。只有自己知识富有,言传身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要做到知识富有是极其不容易的,有人说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这条路尽管像“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然而,它需要的是艰苦备尝的决心。对我而言,更是如此。工作量大,负担很重,要想有整块时间学习是不可能的,为此,锲而不舍的精神尤为重要。把零星的宝贵的时间有计划地用上,天长日久也是可观的。
读书要会读,如果终日读书,学而不思,其实算不得读书,只是“对书"而已,面孔只对着书,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冯至给茅盾的杂诗第十二首中有这么两句:“愧我半生劳倦眼,为人为己两蹉跎。”这是冯先生的谦辞,他是有成就的。然而,从这两句诗中可以得到启发,如果我们只是“对书”而不思,那就只是劳倦眼睛,收获不多。如果学而思,学一点,消化一点,即使时间零碎,日积月累,真才实学也必大有增进。
我的感悟
提到于漪老师,不得不提的就是于漪老师执教的《海燕》。1977年,电视里直播了一堂于漪执教的语文课《海燕》。一时间,上海万人空巷,全国人民纷纷守在电视机旁,争睹她上课时的风采。于漪老师因为这堂课一炮而红。因为课上得好,于漪的每堂课都成了“公开课”,总数超过2000节。
于漪老师的人生充满了意外的惊喜。她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地遇到新的挑战和机遇,每一次都能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去迎接。这些惊喜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她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爱去浇灌每一朵祖国的花朵。在这个过程中,她收获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赞誉。这些惊喜,是她辛勤付出的回报,也是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于漪老师并没有被这些惊喜冲昏头脑。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定位,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明白,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关乎着学生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她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她不满足于现状,始终追求卓越。她的清醒定位,让她在荣誉面前不骄不躁,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读完这一章节,我深受触动。于漪老师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中会有许多意外的惊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迷失方向。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定位,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向于漪老师学习。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定位,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谱写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