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名,改变单元名称
阅读单元
数字注释,文本的作者、出处、修改,是学习资源和支架。
二,变质,提出新质任务
1.为了文化自信而变
2.为了语文文字运用而变
3.为了思维发展而变
4.为了审美创造而变
三、增补,增补优秀课文
1.增补热爱祖国的课文
放大“爱”的教育
2.增补优秀品质的课文
3.增补民族文化的课文
4.增补喜爱大自然的课文
四、消减,移除某些内容
取消某些课文(为了整体优化、减负)
▲根据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的轻重,把课型分为精讲课”和“自读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精讲、学生自读各自的积极作用。
教学建议
▲如果一定要把阅读教学分为“精讲课”和“自读课”’,则实为有过之而不及。其实,任何一篇文章都又各自精讲和自读的内容。
▲不机械地划分“精讲课”和“自读课”,有利于教师深入解读文本,进行灵活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执行。
2.
五、替换:优化内容结构
新改教材的替换直指语文学习任务群和语文实践。
1.指向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
任务群是一个关于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概念,它有情境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新改教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但是某精神是随处可见的。“替换课文”就是适应这种思想的,取消某篇课文,替换另为另一篇原有的课文。
2.指向语文实践
动口、动手、动脑
六、变序:移动学习顺序
任务事物的先后顺序不同,其性质和效果是不同
1.阅读的变序(更好地指向教材主题,聚焦课文内容,感知理解。)
2.习作地变序(习作次数增多)
3.口语交际地变序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修订思路与修订重点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杨修宝
3.落实任务群的要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注重探索学习任务群与现行教材单元设置、内容安排的契合点。将原来的综合性学习改造为专题学习活动,井一步整合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使这样一个栏目更加符合学习的要求。
五下第三单元的邀游汉字王国,以及六下奋的历程,还有难忘小学生活,这几个专题学活动进行了改造,以特定的学习主题为统领,以学习务的载体,将专题性学习活动把它分划分成三个显学习的主题,明确学习活动;中间是具体的学习组成部分:前面是活动导语,活动导语主要是凸任务,这些学习任务围绕着学习的主题提供一定学习情境,安排了内部联系非常紧密的三项学习任务。后面是学习资源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成学习,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源支撑。
4.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突出教材的衔接性。
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了学习任务群的安排要注重整体规划。修订版教材根据学段的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
坚持隐性融合与显性设计与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不同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语言运用水平和认知能力差异做出分段设计:
第一学段,学生学习刚刚起步,需要经过分项练习去积累言语材料和言语经验,这个阶段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是重在隐形融入。通过课后题、语文园地的学习任务融合渗透任务群的要求,修订版教材把融合渗透作为一种主要的落实方式。
第二第三阶段,通过将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改造的“梳理与交流”,并且增设专题学习活动,逐渐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训练,由隐性融入向显性体现过渡。第二第三学段它具有明显的这种过渡性,“梳理与交流”自带的总结的性质、归纳性质、积累性质。
从具有综合性学习特征的专题学习活动,也是由低阶段向高阶段渐次增加的。-二年级是没有设置这个专题学习活动,主要是融入到语文园地当中,到三下、四下、五下,每册设置一次专题学习活动。从六下开始,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九下,每一册都设置两次专题学习活动。
5.精校选文以及注释,确保准确科学规范。
选文版本、注释、译文等审核专项
名家名篇--遵从原意、文质兼美、适度有限、个别改动的原则,
6.落实减负相关政策,精简相关学习内容。
通过减少篇幅总量,降低一些难度,来实现减负的这样一个目标。一上课文数量原来14篇调整为10篇,识字课的数量从原来的10篇调整为8篇一上识字量减少:由300个减少到280个。第四学段教材削减了整本本书阅读的推荐的数量,从原来的每册书的2+4改为每册1+1的数量,强化了重点阅读,丰富的阅读指导和任务设计。
7.精选插图美化封面,发挥教材美育功能。
教材插图在确保科学准确的基础上,注重融入中国元素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审美心理,更好的体现:科学性、审美性、时代性和适切性的相结合。
同
于教材的这种封面设计,也是以传承中华艺术传文化作为主旨和主线。你像其中小学这几次是精选京剧。剪纸、风筝、围棋、国画、春联等这样的一些场景化的元素,并且适当融入当代的这种时代元素,去体现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一上封面特意新增的这个航天员的风格,激励孩子们能够一代代中国航天员一样去放飞梦。
初中就是选取和本次模篇小文相对应的这样的古迹名画、名家名作。这个图中的每侧的封面都是跟里面的某一篇小文的内容相关联的。
阅读部分修订的总体情况
指导思想:稳中求进。总体呈现主题鲜明,时代感强,素养导向的教材新貌。修订原则:立足教师教学实际,立足学生学习实际,立足国情实际,立足现行教材使用实际,保持教林设计思路,单元结构,课文篇目大致不变。以新课标理念、主题教育的要求为指导,通过通过精心增减、修改、调换、整合的方式完善教材、创新设计。
修订后的阅读部分呈现三大特色
1.教村的整体性更加凸显
横向看每册教材阅读学习内容覆盖了六个语文学习任务务群;纵向看,教材中提出的学习要求,安排的语文要素都体现了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的进阶性。在修订中加强了学段之间阅读能力,语文要素的进阶与衔接,理顺了单元课后习题的关系,实现了课后习题的结构化。语文要素的整合。
三上与四下童话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人物的真善美五上与五下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单元:关注课文对景物的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了解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第一篇,读第三自然段披露关键语句,结合自己的批注,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第二篇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和同学交流。第三篇课文,在不理解的字词旁作批注,再和同学交交流。
曹冲称象,变成了文言文。第二从二年级提到了六年级。
2.一是对单元篇章页进行了修改,修改了个别的导语,右下方增加了人文主题的条目,使条目由原来的两条变为三条二是调换篇目,体现课文在单元学习中的不同作用,更能够落实不同任务群的课程要求。三是在单元内部加强了阅读与习习作口语交际的联系,使这种系列的学习任务相互关联。
表达部分的修订要点
1.着力体现新时代发展要求与建设成就。
重视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发展要求与建设成就,思考自身责任,融入主题教育元素。四上六单元: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六上二单元:口语交际,话题演讲“读书”调整为“爱国”
2.增强表达的情境性和任务性,体现语文课标精神。
课标倡导在情境和任务中开展活动,尽量为习作贴近儿童的广泛适应性的情境和任务,培养学生习作的目的意识和对象意识。
三上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
四下一单元口语交际:转述
五上《古人谈读书》单元:我的阅读记录卡
3.进一步加强单元内部阅读与表达的关联性,更加注重单元内容的整体性调整了部分单元的表达话题,以更贴合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升单元阅读和表达内容的关联性。适当调整了关联性不高的习作话题,更加注重单元内容整体性,使单元习作尽可能体现“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编排原则。
“我的心儿怦怦跳”--成长故事单元
识字部分的修订要点
一、修订要点
1.调整字量分布,降低学习难度。
一上:300字--280字
一下:400字--410字
二上:450字--460字
2.根据学习需求,精心选择字种。
中年级“识字加油站”增加了写字任务(识写同步)五年级新增了“识字加油站”(识写同步)
3.遵循学习规律,精心安排字序。
编排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独体后合体,先写独体字--再写分体字
二、识字形式
1.强化生活识字,联系生活经验
2.加强字词联系,渗透构字规律。
3.加强学科联系,为其他课程学习提供支撑。
4.加强单元联系,为整合教学提供便利。
5.安排专题学习,集中感受学习汉字魅力。
一年级教材修订要点
1.加强主题教育,弘扬时代精神。
(1)加强国家认同教育。
一上入学教育板块:国家认同--身份认同--学科认同。从学科教学→学排育人
(2)突出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哪座房子最漂亮》《浪花》
(3)突显时代精神学习、劳动创造的重要性《人有两件宝》
2.降低教材难度,做好幼校衔接。
(1)精减容量,降低难度。
减少容量--识字少2课;阅读少4课;识字量减少到280个。--篇目移入二年上。(一上《项链》一下《彩虹》)降低难度
(2)调整拼音单元设置,延长拼音学习时间。
拼音单元调整为3个单元,14课、增加了1个学习园地。
yw单编一课,明确了隔音字母的属性。
运用本课所学的拼音,组成音节,识字学词,适当增加了字、词的数量,减少随文识字的压力。拼音书写位置的变化,学完字母音节后书写。进一步明确儿歌定位降低要求,有识字要求。“读一读”栏目,要求就是读,不要求理解、背诵。
3.强化教材坡度,强化教材规律性《人有两件宝》初步学习寻找明显的信息。提取课文信息:-上《端午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下一下《小猴子下山》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
4.加强教材整合,增进教材适应性。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并入“识字加油站”整合语文园地栏目:。
我的发现、书写提示并入“字词句运用”
三、重构策略
“我上学了”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
入学教育,不建议看成单元学习。保护儿童天性,做好幼小衔接。
1.起步阶段--尊重儿童、把握儿童身心特点
2.围绕主题--关注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3.开学之初--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衔接过渡
4.幼小衔接--玩中学,做中学,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学习。
【学习方式】
主题式、参与式、体验式学习相结合
【四个活动板块】
我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祖国--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
【逻辑关系】
身份认同--情感熏陶--角色转换--学科定位(学习习惯、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幼小衔接策略
音画试听策略
游戏体验策略
养成体验策略
《我是中国人》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地图。
2.看图说话
3.知道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4.学唱儿歌
【教学思路】五看--三听---一唱
1.看世界地图--看中国地图--看民族分布图--看书上图--看视频
2.看图说话:56个民族的小朋友,他们都--背着书包,都--面带微笑,都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3.听民族英雄故事--听小朋友介绍--听儿歌
3.唱学儿歌:《我是中国娃》《康辉绕口令》《跟着儿歌学知识:五十六个民族》
4.做游戏
《我爱我的祖国》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认识国旗、国徽、国歌2.认识天安门广场--祖国的标志。
3.认识长江、黄河、长城、黄山
【教学环节】
1.解说国旗、国微的涵义。
2.唱国歌,行注目礼
3.看天安门城楼视频
4.唱天安门童谣
5.看长江、黄河视频解说
6.唱童谣--长江、黄河、长城(儿歌365)
7.学唱歌曲《我爱我的祖国》
《我是小学生》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身份
2.知道小学生基本要求
3.学唱儿童歌曲
【教学环节】
1.听歌曲--第一天上学,做了什么,想了什么。
2.作比较--说最: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最大区别是什么?对新学校有什么印象?印象最深和
最喜欢的地方有哪些?
3.做介绍--介绍学校、介绍班级(人数、男女生人数),介绍课表、介绍老师、小组介绍自己(介绍时说清楚一两句话,尝试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态度自然)
4.读童谣--《问好歌》,《上课歌》《发言歌》
5.说要求--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怎么做?
6.唱儿歌--学唱、表演唱《上学歌》
《我爱学语文》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学习读书姿势。
2.学习写字姿势。
3.读故事、讲故事。
4.学唱童谣。
【教学环节】
1.看图说话,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做读书的动作,说读书姿势的口诀。
3.做写字的姿势,说写字姿势的口诀。
4.听《西游记》故事片段,说说听到了什么内容。
5.请一个同学事先准备,讲个故事片段。
6.学唱《我爱学语文》儿歌。
课堂教学的十种不良学习现象
1.没有思维的问题--已知性学 习
3.表面繁荣的问答-一肢解式学习
教师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学习
5.一成不变的环节一-一程式化学习
7.不加控制的追问-一强 牵 式 学习
9.没有习惯的学习--无兴趣学习
2.虚情假意的激趣--无效性 学 习
4.缺失文化的识写-一错误性学习
6.随文教点的强塞--碎片化学习
8.千课一面的课堂--模式化学习
10.培养空话的写作--形式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