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西湖水,一汪情人泪
——老船长
2024.08.20
序:……
西湖,多年前我曾冒雨慕你而来,你却用薄薄雨纱蒙了我的双眼,让我对你只留“亭台依旧仙安在”的叹息。这一叹,让我空余憾二十多年。
甲辰七夕前夕,江城学习结束,我再次拐道西湖,天高明媚,让我看清了你的芳容。谢谢,你此次没有拒绝怜悯我,一个流浪者的悲情,让我倾听发生在历史时空里于西湖的只属于你的凄美爱情故事……而桥,是这些故事有着折不断理还乱的情结……
断桥——断送多少真情
千年前,白娘子与许仙在这里借伞游湖,开启了他们惊世骇俗的姻缘。他们在断桥相识,也在断桥重逢,断桥便成了他们一人一妖的爱情故事。此佳话流在民间传有各种各样的版本,但基本都趋同于冯梦龙书里所记的线条。结局是因人妖有别,有悖伦理。白娘子最终被法海收于许仙的钵孟里,镇于雷峰塔下,除非西湖水干,江潮不起,雷峰塔倒,否则永世不得出塔。前些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白蛇传》里的情节之一也是出于此书。后人觉得故事过于悲凄,意难平,便不断丰富故事情节,后来就有了白素贞的儿子许仕林得中状元,塔前祭母,白蛇得救,全家团圆。连小青也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这样的结局反映了大众人民最善良和朴素的情感及愿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什么神妖戒律,什么律例天条,在天地大爱面前,在人间真情面前,都显得那么的沧白,而白娘子和许仙在西湖流了千年的眼泪……
——语韵款款,西湖姑娘,你的眼泪或也被我的感动带湿,对不起……
长桥——能否不再悲情
断桥不断,长桥不长。但长桥上的”十八相送”象征着人间多少绵长的情意,千年前梁山伯和祝英台在长桥上依依惜别时,在这长桥上来回相送了十八回。后来便有了“十八相送”的美丽传说。南宋时期还有另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淳熙年间,杭州清波门附近,一位美貌的年轻姑娘陶师,从小失去双亲,被后母抚养长大。后母贪念钱财,逼陶师开门接客做烟花女子。这行当在当时是无奈的悲凉,而今又何曾不是呢?
在陶家隔壁住着一个书生。他不忍心看陶师儿受苦,便携她出逃。可惜被人发现,后母把书生告到官府,污蔑书生拐骗良家少女,书生与陶师儿本已真心相爱,却被硬生生拆散。七夕之夜,他们相约到西湖边,用绳子将二人绑住,相拥在长桥上跳下去。当周围人闻讯起来欲打捞时,这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在桥下的西湖水中,长出一枝鲜艳的并蒂莲花,发出夺目的光彩。在场的人们都说,这是那一对恋人的化身。从此,长桥的另一个名字“双投桥”流传千年……
一座长桥见证了两对恋人的生死别离,“并蒂莲花”和“双飞蝴蝶”在人间广为流传的美名。但你可知,故事的主人不仅流了千年的泪,连同他们的灵魂也在这西湖的长桥上空袅袅依依……人间双多少至纯至真的爱情不得以也是这样的结局结束?
他们死于尘世,却在尘世中流传千年,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得永生……尘世或又将继续讲述多少爱恨情仇?潋滟湖水你还能承受多少凡事俗尘的凄凉爱情之重?七夕已过,但愿世间所有的美好不要只存在于传说,所有的圆满不仅仅存于故事……
——语韵敖款。西湖姑娘,你双手托腮,目光望穿千年时光,或也如我一样被这故事感动千年?或也被他们为爱情流了千年眼泪而深深惋惜?……
西泠桥——千年的等待
距西泠桥仅一步之遥的湖边上,有一座坟墓,历代文人墨客均为它留下无数诗文,就连乾龙下江南也曾到此拜谒。暮里边住着一位奇奇的女子: 苏小小。千年来,小小的故事已在西湖边上广为流传。
“妾乘油碧车
君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
西陵松柏下”
小小是南北朝的大家闺秀。冰雪聪灵,才貌双绝。可惜十五岁那年,父母双双离世,小小从此由一个大家闺秀沦为西湖边上的歌妓。但小小个性鲜明,钱塘边上的权贵公子凡不喜欢的小小一律不见。
一天,小小乘油碧车在湖边游玩,偶遇一位书生公子,他们一见钟情。但公子出身名贵,这一身份的悬殊就注定了他们的爱情一开始便是一个悲剧结局。
公子父亲知道后,便把公子软禁在家不得不外出。他们彼此近在咫尺却如融天涯,永不能相见。而小小还浑然不知,可怜的她在湖边上一直等待……西湖的水起了又落,落了又起,钱塘的春天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小小的心上人却再也没有出现……这一等就过了千年。
后来小小资助一位落迫书生上就京赶考,果然书生高中,此前他们相约不管高中与否,回来的路上再次在西湖相见。可惜高中的书生再次来到西湖等见小小时,小小已香消玉殒。临死前小小留下纸便: 别无他念,只求让我在西湖边上依然等你,也不负我对西湖的守望与痴情……
西湖姑娘,语速款款,讲完仰天叹息,泪水琳琳。这一叹,也叹了千年,泪水也流了千年……
千年的等待啊……甲辰七夕前夕,我特意去看了小小,她还在,依然在等待。千百年来她与西湖相伴,相互守望,相互风景。
语韵款款,深情款款,掩面不语。西湖姑娘,你这爱情之湖,千年来你承攒了多少情人的眼泪?又承载多少尘俗凄美爱情悲剧之重?又或将演绎多少爱情悲剧?
返回的机上,我扶面深息……甲辰七夕已过,但愿世间所有美好的爱情不要仅存于传说,所有的圆满不要仅存于故事……
——2024-08-20 于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