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朋友们:
欢迎你们成为实验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开启你们崭新的学习之旅!对于即将来临的小学生活,一定很期待吧!这里有一份老师们为大家准备的“新生入学指导”,跟爸爸妈妈一起快来瞧一瞧吧!
心理与社交准备篇
一、熟悉环境
可以带着孩子走一走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并在学校周围看看,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的情绪。
二、了解学校
从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获取一些和小学生活有关的信息,让孩子了解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激发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期待。
三、明白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学习形式不同,幼儿园大部分是围坐在一起,时间宽松,每节课的时长不同。小学每节课时间为40分钟,比幼儿园的每节课时长要长,对孩子的注意力要求高。
四、为自己成为小学生而感到自豪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家长和孩子多交流,聊聊小学的校园、展望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让孩子明白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活、学习和劳动。适应新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交到新朋友,在假期里,小朋友们可以动手设计一张自我展示的海报,等入学后就可以在班级展示啦!
五、教育孩子礼貌待人
班级是一个微型社会,如何与人共处,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表达想法,如何解决矛盾冲突,学会体谅他人,学会分享、合作,都是孩子学习之初的重要功课。这与家庭长期的熏陶息息相关,我们要教会孩子宽容有礼貌,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麻烦您”;学会向老师和同学问好;小朋友之间相处不针锋相对,肢体保持一定的距离;遇到事情先告知老师,由老师来处理;不乱拿他人物品等交往礼仪。
六、积极锻炼
每天坚持亲子户外锻炼,鼓励孩子拍皮球和跳绳,促进动作协调;也可以在家里开展手工活动,发展孩子精细动作的灵活性。
语文学科入学指导
在孩子的语文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帮助:
一、营造学习氛围
在家中设置专门的学习区域,保持安静、整洁,让孩子有固定的学习空间。
摆放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画册等。
二、 培养阅读习惯
每天安排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故事书。
鼓励孩子自己讲述所读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三、注重日常交流
多与孩子对话,引导他们清晰、完整地表达想法和感受。
丰富孩子的词汇量,使用丰富多样的词语。
四、书写启蒙
购买一些简单的练字本,让孩子练习简单的笔画和数字。
注意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五、游戏学习
例如玩汉字拼图、猜字谜等游戏,增加孩子对汉字的兴趣和认识。
六、培养观察能力
带孩子外出时,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环境、标识等,鼓励描述所见所闻。
七、鼓励表达情感
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锻炼情感表达能力。
八、提前了解小学要求
向有经验的家长或老师咨询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九、给予正面激励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十、保持耐心和陪伴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家长要保持耐心,陪伴孩子共同克服。
数学学科入学指导
一、培养数感和数学兴趣
利用生活实例:利用孩子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事物,如水果、玩具等,进行简单的数学训练。比如,让孩子数一数家里有几个苹果,或者让他们比较哪个苹果更大等。这样既能让孩子直观地感受数学,又能培养他们的数感和比较能力。
游戏化学习:通过数学游戏或数学绘本等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比如,使用数学卡片进行数字排序或简单的加减法游戏,或者阅读包含数学概念的绘本故事。
二、建立基本数学概念
数的认识:教孩子认识0-100以内的数,包括数字的顺序、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加减法。可以通过数实物、看图片或听故事等方式进行。
图形的认识:引导孩子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和立体图形(如球体、正方体等)。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绘制图形或进行图形拼接等活动来加深印象。
三、培养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定时学习: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数学学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短时间的学习开始,逐渐延长学习时间。
独立思考: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不要轻易告诉他们答案。可以通过提问或引导他们自己探索答案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检查与订正:在孩子完成数学练习后,引导他们自己检查答案并订正错误。这有助于他们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安静整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让他们能够专心学习。
学习工具:准备好必要的学习工具,如数学课本、练习册、草稿纸、直尺、橡皮擦和铅笔等。注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学习工具,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工具造成困扰。
五、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情绪变化
定期沟通:与孩子定期沟通,了解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进展和困难。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情绪管理: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可以通过鼓励、安慰或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来缓解
亲爱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快乐成长,人人成为“品正、学正、行正”的“正心少年”吧!还有几天就要见面啦,我们在学校等你哦!
撰稿:刘琦 王菊 常晓露
一审一校:马清雅
二审二校:赵林静 苏阳琼
三审三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