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要:
【工作进展】
沙县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沙县区统计局“三加强”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沙县区统计局组织参观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
【经济运行】
1-7月沙县区经济运行简况
【数据分析】
沙县区2024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沙县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沙县区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沙县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煤炭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46.7%下降到2023年的41.5%,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8.2%提高至2023年的19.0%。以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已并网1015户分布式电源用户,比2022年末(428户)增长137.2%,送电容量达到75150千瓦,比2022年末(26626千瓦)增长182.2%。
二、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沙县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2023年单位产值能耗、水耗、煤耗分别比2012年下降超过63%、55%、62%。热力和余热余压循环利用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27.0%提高至2023年的35.2%。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上半年,全区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47.4%,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
三、生态环境显著改善。2023年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22平方米,比2019年提高3.59平方米。全年污水处理率98.0%,比2012年提高9.46个百分点。全区森林覆盖率77.9%,比2012年提升2.4个百分点。境内茂溪、富口溪、洛溪、马铺溪、南阳溪、东溪等6条主要水系,水质基本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沙溪省控断面达标率100%,比2012年提升4.2个百分点。区内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API≤100)达100%,比2012年提升0.2个百分点。
沙县区统计局“三加强”做好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为做好2024年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确保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沙县区统计局“三加强”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一是加强指标数据审核。专业人员充分利用平台审核公式,严格审核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工资总额、平均工资等主要指标数据,对每季度月平均工资差异较大的单位进行重点查询核实,做到“即报即审即查询即反馈”,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二是加强与各专业合作。与各专业联动,随时关注企业报送情况,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在报表报送过程中发生的登录困难及报表填报问题,确保劳动工资统计报表能够及时上报,确保各企业数据完整及时。
三是加强与单位统计员沟通。根据省级与市级的培训内容、培训要求,结合往年实际填报情况,在季报开始前,将指标解释和易错问题进行重复讲解,重点强调新调整的指标。同时对于新入库企业的单位统计人员单独再进行指标培训,及时解决填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沙县区统计局组织参观
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
为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遵纪守法意识、禁毒意识,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局干部防毒意识,有效遏制毒品危害。7月30日下午,区统计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观沙县区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全局干部认真了解、观看禁毒展厅图文、模型、视频专题片以及通过VR禁毒进行毒驾体验等方式,身临其境学习禁毒、防毒相关知识,感受毒品对社会、对家庭的巨大危害,领会禁毒工作的重大意义。参观完展厅,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庄严的禁毒宣誓,用他们铿锵有力的誓言表达自己抵制毒品的决心。
通过此次活动,促使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牢固树立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禁毒防毒意识,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将以身作则,对毒品坚决说“不”,同时把禁毒观念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为国家禁毒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1-7月沙县区经济运行简况
1-7月,全区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消费市场保持活跃,财政收入持续改善,全区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一、工业。1-7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居全市第5位。工业用电量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增幅居全市第4位。
二、投资。1-7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7%,增幅比上月提升1.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6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5.1%,商品房销售面积11.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0%。
三、消费。1-7月,全区限上批零住餐业消费品零售额6.73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居全市第3位;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3.53亿元,同比增长25.0%,居全市第1位。
四、财政。1-7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居全市第3位。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20.1%,居全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1亿元,同比增长8.5%。
五、金融。7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3.89亿元,增长5.2%,增幅居全市第4位。其中,住户人民币储蓄余额166.19亿元,增长21.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9.06亿元,增长8.5%,增幅居全市第6位。
沙县区2024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2024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3.8%,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2.1%,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林业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3.8%,低于全市0.9个百分点;牧业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渔业产值0.9亿元,同比增长1.4%,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亿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见下表)
从占比情况看,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占比34.6%,林业占比17.9%,牧业占比34.6%,渔业占比5.8%,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7.1%。
㈠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2024年上半年,全区农业实现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2.1%,表现为经济作物量增质优。上半年全区油料播种面积112亩,同比增长5.7%;产量21吨,同比增长10.5%。蔬菜播种面积32286亩,同比增长2.4%;产量57685吨,同比增长2.4%。中草药材播种面积3108亩,同比增长6.2%;产量1295吨,同比增长8.4%。瓜果播种面积41亩,同比增长105%;产量33吨,同比增长106.3%。食用菌产量3308吨,同比增长4.3%。园林水果总产量6062吨,同比增长5.1%。茶叶总产量1464吨,同比增长5.2%。花卉播种面积1432亩,同比增长2.3%。
㈡林业生产喜忧参半
2024年上半年,全区林业实现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竹木采运产值0.97亿元,同比增长0.8%;林产品采集产值1.8亿元,同比下降10.5%。主要林产品中竹笋干产量7835吨,同比增长3.9%;其他林产品产量2309吨,同比增长1.0%。堪忧的是由于木材产量受森林采伐限额限制,量上不能突破红线,增长空间小;再加上上半年持续下雨,导致山上采集、采伐作业难以进行;另外我区竹山经营模式不佳、竹木企业发展内劲不足、竹旅游开发难度较大,这些现状都制约我区林业发展。
㈢牧业仍是主要拉动力
2024年上半年,全区牧业实现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6.1%,拉动总产值增长2.2个百分点,是全区第一产业的主要支撑力量。上半年生猪出栏16.5万头,同比增长4.2%;家禽出栏178.5万只,同比增长0.5%;牛出栏640头,同比增长21.4%;羊出栏9108只,同比下降14.9%;兔出栏75555只,同比下降14.22%;禽蛋生产6560.3吨,同比增长26.7%。
㈣渔业生产缓慢增长
我区渔业生产以淡水养殖为主,加上受耕地保护政策影响,水产养殖面积受到限制,部分养殖面积存在复耕问题,全区养殖面积难以维持现状,甚至处在减少趋势,养殖规模较小。2024年上半年,渔业实现产值0.9亿元,同比增长1.4%。上半年全区水产品产量4633吨,同比增长1.6%,其中:鱼类产量4467吨,同比增长1.6%;贝类产量119吨,与去年持平。
二、存在问题
㈠种植业发展受限较多
上半年全区农业实现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2.1%,虽然从可比价看增幅是正增长,但是绝对数从现价看则是同比下降4.2%。目前我区种植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种植业形势虽整体向好,但受制于耕地面积有限、粮食稳产保供的要求,蔬菜产量很难有大的突破,高效农业发展不足,高附加值的蔬菜、瓜果等产量少,对农业产值的推动力逐渐减弱。
㈡畜禽产业发展不突出
一是畜禽产业深加工项目少,且未形成一体化规模。表现为:畜禽加工企业少而小,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带动农户的生产经营一体化格局;没有屠宰、加工、包装淘汰畜禽品种的企业,淘汰的畜禽品种大部分整车运往外地,其中增值部分都落入经销商手中,深加工项目相对落后。二是现代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就蛋鸡产业来看,目前我区蛋鸡养殖场基本为半封闭笼养,只有大型养殖场采取封闭式管理。大部分中小养殖场生产厂房达不到要求,生产规模小,养殖风险高,安全隐患多,经济效益差。
㈢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弱
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效率偏低、经济效益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人普遍年龄偏大、劳动能力弱、文化素质低,影响了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自身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靠天吃饭”的现象仍然存在,气候依赖性较大。
三、进一步推进我区第一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㈠加快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重点抓好设施农业建设,加大对设施农业补贴力度,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推动大项目、好项目尽快落实见效;针对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大宗农作物受发展面积限制、商品材采伐红线控制等问题,实施产业转型。种植业方面,在保持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主导产业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大力发展中草药(小吃配料)、食用菌、花卉、种业等特色产业,并不断提升壮大。
㈡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抓好畜禽稳产保供
一是积极扶持壮大畜禽龙头企业向深加工方向延伸产业链。对养殖用地简化审批程序,搞好服务,加紧运作,加快项目做大做强。例如可以依托知名品牌企业,在我区建立畜禽产品加工分厂;还可扶持现有畜禽制品厂进行扩建,扩大加工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密切关注畜禽产品价格,及时发布生产成本收益预警信息,指导养殖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将畜禽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畜禽龙头企业与散户紧密连接起来,做大畜禽产业规模,稳定畜禽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㈢加快高新农业技术应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
积极推广高新农业科学技术,引进良种良法,加大对生产中存在的如土壤连作病害消减、优势作物的品种更新、优良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等问题的研究解决。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多种高效的优质产品,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实行产供销一体化,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运用体系的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农技队伍的作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效能,从技术和人员配备方面强化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
㈣夯实基础,推动农村统计工作再上台阶
针对目前乡(镇、街道)农业统计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统计数据质量,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强化数据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健全工作制度,乡(镇、街道)要逐步健全农业统计日常工作、责任分工、目标考核、奖惩约束等一系列制度,严格落实,确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改进工作方法,乡(镇、街道)农村统计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要认真审查统计报表和分村台账里的数量和逻辑关系,做到账表、账实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