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暑已尽·秋未满

用户3528109
创建于08-22
阅读 3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夏余秋始

八月未央

处暑

是夏日的终章

更是秋季的开场


今天,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说的就是暑热正式结束,早晚天气开始凉爽,午间仍闷热。

处暑   由来

03:39

处暑   三候

一候   鹰乃祭鸟

到了初秋,鹰飞跃长空,停留在湖边开始捕猎鸟类,举行祭祀的仪式,将捕获上来的猎物摆放在面前,这是自然界中生物的普遍现象,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储备能量。在一些山上,人们可能会观察到鹰在空中盘旋,然后迅速俯冲捕捉鸟的场景。

二候   天地始肃

天地始肃是指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秋天的萧条景色展现在眼前:树叶变黄掉落,草木变枯萎,田野的青草不再茂盛,充满了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中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三候   禾乃登

“禾”是黍、稷、稻、粱等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庄稼成熟,迎来丰收季节,这是一年中最喜悦的时刻。

处暑   气象特点

气温下降、降雨增多、温差增大、气候干燥、秋老虎现象。

处暑   习俗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古人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意指此时天空云彩变幻莫测,美不胜收。因此,处暑时节,人们喜欢结伴出游,登高望远,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借此机会放松心情,迎接秋天的到来。

开渔节

每年处暑期间,沿海地区省份在海边或渔港举行盛大的一年一度的开渔节,包括祭海、祈福、鸣炮等活动。渔民带着丰收的期待和家人的祝福,驾船出海捕鱼。此时是鱼最为繁多的品种,能收获到很多不同品种的鱼类。渔民会彼此分享收获的喜悦,品尝新鲜的海鲜。

放河灯

河灯,一般以纸或布制成,形状多为莲花或小船,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夜晚时分,人们聚集在江河湖海之畔,点燃河灯放入水里,任其漂流。民间传说,放河灯是为了悼念和缅怀逝去的亲人,也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祈愿。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润燥滋补,适合处暑之际食用。处暑这天,江苏地区会做好鸭子菜肴送一碗给邻居,常见的做法有白切鸭、柠檬鸭、烤鸭等,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表达人们通过吃鸭子来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而老北京人会去买处暑百合鸭。

煎药茶

处暑时节,气温虽有所下降,但白天仍可能较为炎热,加之秋季干燥易上火,因此人们有煎制药茶的习惯。药茶通常由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提神醒脑等功效。饮用药茶不仅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疾病,还能在干燥的秋季为身体补充水分和营养。

处暑   手势舞

00:23

处暑   古诗

处暑   养生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少辛多鲜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加大,是肠胃病的高发时节,宜多食用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多吃梨、冰糖、鸭子等滋阴润燥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处暑   五建议

怕睡得少——改变晚睡习惯

暑后入秋,燥热耗气伤阴,容易让人因气虚而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因此,处暑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

怕腹部受寒——关门窗   盖薄被

怕腹部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寒气最容易穿透弥散。初秋虽然不冷,但昼夜温差开始变大。建议: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保护身体阳气。

怕开窗少——确保室内通风

初秋气温已经转凉,这时候应该确保室内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建议:尽量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怕乱贴秋膘——依据具体情况

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贴秋膘,以便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但是,处暑节气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食用太多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怕过量运动——适可而止

初秋后天气转凉,空调房宅了一个夏天,忍不住跑出去运动。适量运动本是好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但如果过量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是伤身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本该收敛阳气了,过量运动却会消耗阳气。


初秋好景正长

愿夏天的遗憾被秋风化解

愿我们

岁月静好   万事顺遂


—END—

黄春平

阅读 3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