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基础知识25条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
创建于2024-08-22
阅读 3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传染病定义】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2.【传染病三要素】传染病有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一般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防控传染病。

      3.【三早】对于已患传染病的患者,应当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于疑似患者应该通过技术手段及时确诊或排除。

      4.【五早】“五早”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针对传染源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即针对传染病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五项措施,属于传染病二级预防。

      5.【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SARS、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可通过加强通风、减少或避免去人群密集地、佩戴口罩等方式加以预防。

      6.【肠道传染病预防】肠道传染病(如诺如病毒感染、霍乱、手足口病等)可通过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饭菜热透、碗筷消毒,对病人接触的物体及时正确消毒加以预防。

      7.【血液传播定义】血液传播是指被感染的血液经皮肤和黏膜暴露而传播。与感染者共用针头和针具、剃须刀、牙刷、纹身针等,输入其血液或血成分,移植其组织或器官都可感染。

      8.【母婴传播定义】母婴传播是指感染病毒的母亲经胎盘或分娩将病毒传给胎儿,也可以通过哺乳传给婴儿。

      9.【蚊子传播疾病】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登革热等疾病。要搞好环境卫生,消除蚊子孳生地。根据情况选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杀虫剂等防蚊灭蚊用品防止蚊虫叮咬。

      10.【苍蝇传播疾病】苍蝇可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阿米巴痢疾、囊虫病等多种疾病。处理好其孳生环境可有效控制传播,如使用专用垃圾袋、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处理好宠物的粪便等。保管好食物防止苍蝇叮爬。

      11.【老鼠传播疾病】老鼠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要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老鼠的藏身之地;收藏好食品,减少老鼠对食物的污染。要注意灭鼠药的保管和使用方法,防止人畜中毒。

      12.【蟑螂传播疾病】蟑螂可传播痢疾、伤寒等多种疾病,其排泄物中的蛋白还可引起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保持室内干燥、清洁,可以减少蟑螂的滋生。

      13.【动物源性传染病】人类有许多传染病来自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如鼠疫、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14.【预防动物源性传染病】预防动物源性传染病,要做到:接触禽畜后要洗手;尽量不与病畜、病禽接触;不加工、不食用病死、不明原因死亡和未经卫生检疫合格的禽畜肉;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煮透的禽畜肉、水产品;不食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

      15.【发现病死禽畜】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并按照畜牧部门的要求妥善处理病死禽畜(如深埋处理)。

      16.【饮食卫生】用餐后要将食物密闭存放,餐具用热水冲洗干净,炉灶等地方保持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17.【居室卫生】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18.【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室内外环境大扫除,清理日常垃圾清除卫生死角,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积极践行良好卫生习惯,确保环境卫生保平安。

      19.【应洗手的情况】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前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

      20.【七步洗手法】七步洗手法:流水湿润手,涂抹洗手液(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一手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21.【正确洗手】正确洗手:用流动水将手淋湿;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按照“七步洗手法”搓洗至少30秒;用流动水将手冲洗干净;捧起一些水,冲淋水龙头后,再关闭水龙头;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22.【不方便洗手时的做法】外出不方便洗手时,可选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将消毒剂涂抹双手,持续揉搓15秒。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的手消毒剂。应足量使用手消毒剂,让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等处充分湿润,两手相互摩擦,等消毒剂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

      23.【消毒方法】在生活中常用到的消毒法分为物理和化学,前者包括蒸汽消毒、煮沸消毒,后者包括使用含氯消毒剂、乙醇(酒精)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等。

      24.【家用消毒剂】可在市面上购买含氯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和医用酒精作为家用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能灭活包括肝炎病毒在内的大部分病原体。化学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需要参考消毒对象、目的和用途,遵照说明书的要求,并应当选择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点。

      25.【科学戴口罩】科学佩戴口罩,对于新冠病毒、流感等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图/文 来源于网络)


初审:高君红

复审:宁红

终审:李文熙

阅读 3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