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永亮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渔歌子》的由来

创建于08-20 阅读8463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倾波中得自由。

——李煜        


        青草开时已过船,锦鳞跃处浪痕圆。竹叶酒,柳花毡,有意沙鸥伴我眠。

——赵构        


        如果不说明,几乎看不出来,上面这两首词竟是两个皇帝老儿手笔。其实,这正是《渔歌子》词牌的特点。自古以来,凡是《渔歌子》词,无论由谁来写,必然要用渔夫的生活为内容。而渔、樵、耕、读这四种人,古时候都是很受尊重的,如姜子牙之渔钓,朱买臣之砍樵,诸葛亮之躬耕,孟东野之夜读,虽然都在穷困未达时,但他们的精神境界都很高尚,所以附庸风雅,南唐的李后主和南宋的高宗皇帝都心甘情愿地屈了一回尊,做了一回似是而非的“烟波钓徒”。当然了,真正的“烟波钓徒”并不是李煜和赵构,而是唐人张志和,也就是那位渔隐江湖,一生写了很多《渔歌子》词的读书人。

        张志和是唐肃宗时候人,自幼聪明好学,16岁就考中明经,进入朝廷做了官。不过那时候正值安史之乱,朝廷颠沛流离,为官十分艰难。张志和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便得罪了皇上,被贬到南浦去当县尉。县尉是个很小的官,而且寄人篱下,张志和到南浦后屡屡受到县令的刁难,使他深深感到仕途艰险,如履薄冰。终于有一天,皇帝下令赦免了张志和罪名,并召他继续回朝廷去做官,但历经挫折的张志和已经彻悟了,不肯在官场继续停留,竟悄悄的跑到湖州的苕溪边上,结了个草庐隐居下来。每日里驾着小船,烟波江湖,渔钓为生,无拘无束,潇洒自在,差不多和神仙一样了。甚至好朋友颜真卿来湖州当太守的时候,专程登门来请他出山,也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对颜真卿说:“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之间耳。”

        不过,读书人毕竟是读书人,走到哪里也丢不掉舞文弄墨的老毛病。那一日,张志和于几个知心朋友一起在苕溪上泛舟钓鱼,恰似春雨后,气象十分清新,对景生情,他忍不住发了诗兴,竟然一连气吟成了好几首新的渔歌,其歌曰: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夫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钓台渔夫褐为裘,两两三三蚱蜢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须忧。


        这一套渔歌,着实新鲜,春、夏、秋、冬,恰把个江南水乡的烟波生涯勾勒得如同画卷,所以甫经吟成,便引起人们的众口相传,这一传传的可真远,不但传过长江,传过黄河,而且还传进了正在烽火狼烟长安城里做皇帝的唐肃宗李亨的耳朵。皇帝听了这几首渔歌,不禁大为感叹:“普天下还有这般美丽的太平光景么?”说实话,当时的安史之乱,已经把北方的大好河山搅扰的支离破碎,不但民不聊生,就是皇帝也过不成安稳的日子了,所以李亨忍不住对张志和的渔歌生活也生了羡慕之感。但文武大臣可不敢也这么想,他们听了皇帝的感慨,连忙附和道:“圣明天子在世,自然有太平光景。”意思是说,张志和的风雅和潇洒生活都来自您皇帝的圣明啊!李亨听得此言,心里舒服了大半。于是在金銮殿上传了一道圣旨,赐给张志和男仆女婢各一,男的取名渔童,让他为张志和捧竿收线,鸣枻驱鱼。女的取名樵青,让她为张志和煮酒煎茶,磨墨端砚。给张志和腾出功夫,让他好好的再写几首新诗,给我歌颂太平吧。


        “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张志和因此而名满江湖,比东汉的严子陵还要出名。他们自己的这几首歌全都取名为《渔歌子》。《渔歌子》词牌就这样产生了。张志和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这个词牌后来竟得到众多名家的青睐。成了一个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常用词牌。

阅读 84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