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命题,已然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精准作答的“时代考卷”。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以党建为舵,精准施策,巧妙运用党建引领这一“穿针引线”之技,将乡村治理的千头万绪编织成一幅幅和谐共生的和美乡村图景。
一是自治筑基,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自治,作为乡村治理的基石,其核心在于激发基层群众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群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找到治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青山镇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村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构建了一个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良好生态。这种以自治为基础的治理模式,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还促进了干群关系的和谐与融洽,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是法治护航,守护乡村和谐安宁。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坚强后盾和根本保障。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马鞍山市和县西的探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通过普法教育、法律服务等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这种以法治为引领的治理模式,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还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三是德治铸魂,弘扬乡村文明新风。德治,是乡村治理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所在。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丰富的道德文化资源和深厚的道德底蕴。这些宝贵的道德遗产为我们今天开展乡村德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借鉴。通过挖掘和整理乡土文明中的优秀道德传统和先进典型事迹,我们可以激发村民的道德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开展“乡村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我们可以树立道德标杆和榜样力量,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这种以德治为引领的治理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村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还能够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