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问题导向贯穿改革的全过程,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如何高质高效解决问题、促进改革发展才是关键。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自觉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书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续篇。
在履职尽责中强化“找”的意识。党员干部要在不断打磨和锻炼自己的过程中提高自我修复能力,避免出现“讳疾忌医”的心理。一方面,要勇于“自我找茬”,精准查摆,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和要害处,在反思中总结经验、促进成长,要时常在思想上“找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上“找茬”,将知识“空白点”补足;在工作上“找茬”,切实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从群众身边事、切身事上找问题,看细看全群众的意见建议,面话,将群众的诉求收集起来汇总成册,建立民生“问题库”,确保查找问题全覆盖、不遗漏。
在追根溯源中找准“挖”的支点。抓住问题存在的根源就找到了事业发展的突破点,党员干部要永葆好奇心,倾听各方各界的意见,不能简单地以“应试思维”看待问题,要究其根本、察其所由,从问题本身出发挖掘本质,找准问题的病灶,提升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造成问题的原因千丝万缕,不能只顾着看表面的问题,还要多沉下去将产生问题的根源挖出来,要狠下心、下狠心,紧盯问题的苗头之际,以实招、硬招直击核心;要反复抓、抓反复,拿出韧劲,将顽固性问题持之以恒抓到底,从灵魂深处解决问题,做到“连根拔起”。
在踔厉奋发中践行“破”的根本。找出问题、挖出根源之后,就要想尽千方百计摸索出破解问题的方法,进一步谋发展、寻突破。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做到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把学习作为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的海洋中培养善于破题的有解思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善谋善抓,贯彻新的理念、拿出新的状态、实施新的方法。服务群众的事业中布满荆棘,破解难题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要加大检视整改的力度,端正攻坚克难的态度,奔着风险挑战、矛盾问题去,通过破解难题撬动工作,破开发展瓶颈,将“问题清单”转化成专心致志为民服务的“任务清单”。(适中镇人民政府 陈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