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不会忘记·把生命献给万户的女知青

——记意外死亡的上海知青陈凤娟

东北虎
创建于08-19
阅读 174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五十五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一起奔跑,一起辉煌过的那一代人,如今皆已白发苍苍。如果她没有意外死亡,那么她——陈凤娟,与万户的关系也似从这片土地上掠过的每一丝微风,或擦肩而过的赶路人,刹那之间即淹没在记忆的长河里。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1970年那场意外,硬是把她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万户发展的扉页上,永远陈列在万户人民记忆的橱窗里。

一、历史背景

       1966年5月7日,为消化轻工业、服务业严重落后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毛主席号召广大城市青年,特别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广大农民中去,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指示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社会主义劳动大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广大干部群众全部下放农村,从事农副业生产,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随着“五七指示”的不断酝酿演化,不但一批又一批城市知识青年,像一只只劳动大军,先后离开繁华的大都市,离开难舍的爹娘,奔赴贫瘠荒凉的广袤农村。而且广大公社干部,教师以及各机关单位均停止本职工作,下放到联合大队、长岭大队、杨桥大队、新屋大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人们把这一批浩浩荡荡奔赴农村的知识分子洪流称为“五七大军”。据原万户“五七大军”连长曹端仁老师回忆:当时,非但学校停止上课,机关也停止上班(只有少量人员值班),即使区委书记也不能另外,同样被下放到我们万户公社,插到生产队。

二、下放劳动

       1970年4月13日,上海市林荫中学年仅17岁的陈凤娟,作为16万多上海知识青年的一份子,怀着不舍、忐忑与惶恐,乘坐东方红403号轮船,被迫离开父母,离开亲朋,踏上前途未卜的歧路他乡,来到条件极其艰苦的万户公社,被安排在杨桥大队,女知青华伟君在《青春无悔》中回忆:“环境十分贫困和艰苦,再加上语言上沟通还有障碍,一时间难以适应,给我们增添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待了一年以后,调入公社林场。公社林场在竹园(今万户敬老院)一带,是当时万户最大的林场。沈长虹、何君伟、周丽莹、华伟君、王培君、顾丽华、金伟民、陈凤娟、徐臻、任佩杰等十名知青与林场职工同食同宿,同作同息,同甘共苦。

       那个年代,他们在父母身边,虽算不得饫甘餍肥、娇莺宠燕,但至少也衣食无忧。对稚气未脱的他们而言,万户就是一处彻头彻尾的蛮荒之地,生活上诸多的陌生与不便是她们必须跨过的第一道难关——生活自理关。

       从来没有洗过衣服、做过饭、干过农活的他们,每一样都要去学习,去体会。在钢筋水泥丛林里长大的他们压根没有一丁点农业常识,很多动植物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小麦当韭菜的经典洋相层出不穷。生活常识的匮乏,生活习惯的差异,语言沟通的障碍,无不在考验他们的生存意志,学习耐力。好在热情的万户人民没有嫌弃,没有嘲笑,对他们耐心地教导、悉心的呵护、宽厚且包容。

       克服了第一道关,第二道难关接踵而至——心理失落关。清一色的中学生,突然从窗明几净的学校来到满目繁芜的农村,仿佛来到了世界的尽头,无边无际的失落、迷惘情绪无限传播、肆意蔓延。一天到晚除了劳动就是宣传,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最高指示。日复一日单调、乏味、刻板的宣传,没有艺术性,没有创新性。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光。有才能无处施展,有思想无法表达,是有志青年最大的痛苦。

       第三关,也是最崩溃的难关——思乡关。

       思乡情结是中国人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与乡愁。从未远离过父母的知青们对亲人的思念与日俱增。曹端仁老师清晰记得他们中有一首广为流行的《思乡曲》:我离开了上海,来到黑龙县,已经有一百多天,我望了一望,眼前都是一片茫茫的大草原。回忆起往事,泪雨飞溅,眼泪流成了河。亲爱的妈妈,你我都是一样,日思夜又想… …因为与当时的政治气氛有违,知青们只能私下里传唱,思亲的泪水躲在被窝里流。

        一年多的适应期里,他们逐渐接受了万户贫穷落后的事实,感受到万户勤劳善良的民风。他们与万户人民一道沐风沥雨、戴月披星,战天斗地,培养了深厚的友谊。

       华伟君说:“在万户公社的那段时间,我们经历了许多挑战和磨砺。我们学会了耕种、收割等农活,体验了农村生活的艰苦与辛酸。为了能早日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适应农村生活,掌握劳动技能,每天跟着社员在烈日下出工、在风雨中劳作。很快我们不光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还掌握了田间种植的规律,包括种树、种棉花等,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贫下中农的认可。”

三、意外的发生

       1971年7月的双抢时节,燥热难耐。抢收完当天的稻子,场里的部署是趁晚间凉爽,开挖林场南边的导流水渠。上百米长,两米多宽,一米多深的抗旱渠,每一锹每一担都是社员带着知青(五女五男)愚公移山,工作量相当大。那天晚上,和往常一样,大家干到了十点多。收工后,数名女知青照例结伴来到平池湖洗澡。起初,女知青们在湖底相对平坦的坝脚下,准备洗去一身疲惫,早点休息。不曾想,洗得正欢时,来了一群男知青,她们只得紧急避退到南边更远更偏僻处继续洗。洗完澡,同伴们纷纷回到林场住地休息,突然发觉陈凤娟没有回来。同行的人顿时感觉不好,回到湖边寻找,陈凤娟踪迹绝无。知青们顿时乱作一团,六神无主,随即向林场负责人宋德斌报告,宋德斌迅速组织打捞并立即派人向公社反映,公社火速召回正在联合大队指导工作的连长曹端仁。

        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终于变成了事实,消息不胫而走,联合大队、公社棉花原种场、新屋大队仅四十位知青,甚至狮山公社的几十位知青,纷纷连夜赶到事发地,公社林场。陈凤娟的遗体被抬回了林场,全场无不失声痛哭。特别是视同手足的同场九个知青,更是泪雨倾盆、悲痛欲绝。公社主要领导悉数到齐,商讨善后事宜。

        一面第一时间通知远在上海的陈凤娟父母,一面筹备安葬。因为正处伏天,高温炎热,又没有冷藏条件,只得在就近的冯世亮祖山边选址,草草安葬。坟前立曹端仁老师书写的“上海知青陈凤娟墓”碑石一块,至今默默地矗立在万户这片炽热的土地上。花一样的年纪,锦一样的未来就这样永远留在了万户,让万户人民永远惋惜,永远怀念,永远铭记。

        三日后,悲痛万分的陈凤娟的几个亲属来到林场,强忍着泪水,察看了溺水地点。来到陈凤娟墓地,泣不成声。这么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凋谢,血浓于水的亲情,他们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因为家庭成分不好,陈凤娟的爸爸妈妈没有来),通过领导的连日疏通开解,通情达理的亲属们没有给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收拾遗物后返回了上海,把永远的思念留在了万户,把永远的痛留在了心里。

四、死因分析

       1、转场时慌乱而不慎滑倒或踩入深坑、滑下陡坡,加之连日高强度的劳作,体力极度透支,无力挣扎;

       2、多人紧急转场时噪音过大,无人发觉险情或性格内向,本来就不大跟人说话,没有她声音的场合,人们已经习惯了;

       3、男知青的突然到来,这一突发状况始料未及,所有人均因紧急避羞,自顾不暇,来不及关注同伴;

        4、回程时间间隔过大,加上晚上十点多,没有理想的光源,发现不及时。

素材提供:曹端仁 曹达竹 余式练 

张圣斗 宋德升 陈竟伟 余韬英等

 

阅读 17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