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堡西部影城,它诞生在两座曾被世人遗忘的古堡中。沿公路边的古堡俗称"老堡",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在1738年被地震摧毁,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为防御外族的乘虚而入,在震毁的"老堡"不到200米处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比"老堡"略大一点的土城堡,这就是所称的"新堡",距今也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这种古堡,在当地俗称"土围子",是中国西北地区特有的"覆土建筑"。古代人讲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堡墙体没有一块砖石,完全用黄土夯筑而成。
1961年,在南梁农场劳动的张贤亮发现这里一种衰而不败的雄浑气势,和发自黄土地深处的顽强生命力。到80年代,他平反后第一次将镇北堡写进了他的小说《绿化树》,在书中称"镇南堡",并将它介绍给影视界。成为中国影视界的神奇之地,电影《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就是在这一时期拍摄并获得国际大奖的,无数影迷难忘的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全是在此地拍摄。
古朴的门牌,镇北堡西部影城距银川市35公里,是在一个原始古堡的基础上修建的。这里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旧、衰而不败的景象,突出了 它的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内涵,尽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审美价值,让电影艺术家们在这一片西部风光中心情尽兴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走进影视城,须过“知之门”。巧入“知之门”,读万卷之书,行万里之路。门两侧有张贤亮的题词“旅游长见识,行走即读书”,游客来此就是阅读西北大地上的历史。
景区分为三部分,即明城、清城和老银川一条街,老银川一条街展示了民国及解放初期的银川文化,复原了一些著名建筑银川火车站、怀远楼、大同庆百货,还有建国初期的宁夏政府大楼。
镇北堡西部影城是作家张贤亮留在人世间的立体文字,记载着西北大地的传统文化,这幅展开的卷轴上写着,“聚山川雄豪之气,集影视艺术之宝”,正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之宗旨,通过这一隅方寸之地将中国大好山川的雄奇注入影视中,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之美。
张贤亮小说《绿化树》中镇南堡的场景。20世纪80年代初,张贤亮重新执笔后把它写进小说《绿化树》,称为“镇南堡”,同时又积极向电影界推介,才让古代兵营废墟有今天的繁华。图中五百年老榆木与贺兰山石相配,正合张贤亮与镇北堡的“木石之缘”,寓意忠贞永恒的爱情。
《红高粱》里姜文醉倒的大酒缸
这个简陋的棚屋拍摄了许多影视剧,影视工作者善于在螺丝壳里做道场。
明城大门,是以著名影片《红高粱》中的经典镜头“月亮门”为原型而设计,与影片中的“月亮门”遥相呼应,含有“双月映玉”之意,双月组成了汉字中的“朋”字。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大话西游里至尊宝的山贼窝
走进这个大门就进入清城,至尊宝告别紫霞仙子的地方
百花堂里面一直播放着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这个剧场曾经是电影金鸡奖的颁奖会场。
张贤亮纪念馆,镇北堡中留下了很多张贤亮的收藏和记忆。张贤亮1938年12月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很多,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青春期》、《习惯死亡》及长篇文学性政治随笔《小说中国》及《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想》等,然而他说镇北堡西部影城是他留在人世间最好的作品,一部立体文字。
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21岁被打成右派,流放到荒凉的大西北,经历了22年的劳改生涯后,一个来自江南的文弱书生,在民风彪悍的大西北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企业家。
1993年他创办镇北堡西部影城,将一片荒凉的废墟经营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无数享誉中外的影视拍摄地。他也是让人敬仰的收藏家,镇北堡里的一个大厅放着他收藏的明清家具,件件价值百万。
这里有无数大话西游迷熟悉的场景,街道上许多“紫霞仙子”,这部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作品都是在镇北堡拍摄的。
六点半赶回宁夏站,品尝晚餐后登上去西宁的卧铺车,开始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