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暑气在秋雨里渐渐消退,我们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
讲来历
今天8月22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节气吧。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来临意味着炎热的夏天走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将出现转折,天气逐渐转凉。你们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一起了解🍁🍁处暑由来🍁🍁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历书》曰:“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
知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古人称之“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
始:开始的意思;肃:肃静、万物开始凋零的意思,把它们连在一起就是地间的万物开始凋零了。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枫叶变红。
【三候禾乃登】
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处暑习俗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的历史与文化
一、历史背景与起源
处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当时,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和自然现象,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时间段,以适应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处暑作为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中国古代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处暑就已经被正式确定为一个节气,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确定处暑的时间。当太阳经过黄经150度时,就到了处暑节气。这个时刻通常在公历的9月7日左右。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夏季炎热的最后时刻,从而得名为“处暑”。
二、处暑的文化意义
处暑作为一个节气,不仅仅是一个天文学上的现象,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代表着夏天结束的象征,人们通过庆祝处暑来迎接秋天的到来。在古代,处暑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时刻,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处暑温馨提示
1.多喝水、喝粥,预防秋燥
处暑后,天气较为干燥,幼儿容易出现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或裂口等秋燥现象,让幼儿记得多喝水、多喝粥,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
2.让幼儿少受“冷刺激”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应避免幼儿着凉,预防感冒发烧、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3.睡觉时保护好幼儿脐
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要及时增添衣物,家长睡觉时一定要为幼儿盖好腹部,还可轻轻按摩肚脐,帮助幼儿将寒气驱散。
4.宜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让幼儿每天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幼儿保持充沛的精神,并有助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5.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
处暑节气以后,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可根据幼儿体质,进行适当户外锻炼。但运动不可过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6.幼儿饮食宜清淡养胃
处暑节气适宜给幼儿进食清热安神食物,但一次不可太多,尽量少食多餐,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多食会助燥伤阴。同时幼儿的肠胃功能会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肠胃功能,饮食宜清淡。
俗话说:立秋不是秋,
过了处暑才是秋。
处暑到来,初秋华丽登场,
风凉,云淡,天高,月明……
期待着一场与秋天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