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故里 千年古刹 龙耳寺古庙会 两村闹春

好莱坞★摄影 庆典
创建于2017-02-22
阅读 440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龙耳寺位于豫西渑池境内的,建于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宋熙宁(公元1068年—1077年)敕为圣寿院。(明)嘉靖间相继重修。有宋熙宁,(金)大,定二碑,,(明)嘉靖二十三年碑,又有八角石柱一,万历四十五年立。

寺南面的土岭好象一条龙,应该是一条茫茫苍苍的龙。寺院的位置恰好在龙耳朵的位置,所以就叫它龙耳寺。,偌大一个号称文化积淀厚重的大县,光有记载的寺院就有30多座,可是而今只有这一座了,堪称难能可贵!虽然它很破败,但是还能依稀看到它昔日的风采!龙耳寺是该县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文物遗迹。是河南省第五批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独特的精美的建筑,砖雕及彩绘艺术几乎可以与驰名中外的少林寺、白马寺相媲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研究渑池乃至河南历史文化的一大文物实证。
龙耳寺位于古城渑池向西,310国道到庵北坡向北,一直顺路向北两公里就到了。

每年正月二十五,庙会期间,十年就有八年下雪或者下雨,附近的人都相信龙耳寺是老辈人传说的为祈雨而建,相信有龙王庇佑一方百姓,庙里香火旺盛,更有做生意的老板,每年为庙会请戏。

娘娘殿,十里八乡求子的人一直没断过,古老的建筑,石雕精美,古朴典雅。

庙里的宋代石碑,斑驳文字,往事千年。

斗拱结构。

庙会大戏连唱三天,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或者买房子了,过了正月十五,就很少见到年轻人了,几十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坐在舞台下面,看台上出将入相,吹拉弹唱,花白的胡须,脸上写着岁月的故事。

晚上的大戏,老乡们点起篝火,围着篝火看大戏,虽然离得远,不一定看得清听的清,但是戏里戏外,谁说得清,看得清?

下了一夜的雪,把村子妆点的更加漂亮,十里八村的老乡还有在附近的同乡,陆续往庙会赶,乡情,在记忆深处。

六点半,庵北村委的干部开始为庙会准备肉菜,一辈辈这样传承下来,都听过龙耳寺庙会的戏,都吃过庙会的饭,谁也舍不得庙会从自己这一辈手里断了,为人一世,造福一方,天下大同。

村委院子,演员们集合换装。

我的老师,当年教书育人,如今老当益壮。

年轻的村长,朝气蓬勃,领导干部年轻化。

队伍浩浩荡荡走过村子。

古庙闹春,瑞雪丰年。

两米多直径的盘鼓,推着,敲着,闹起来,今个儿真高兴!

巾帼须眉,当仁不让!声振九霄,气冲霄汉!

威风锣鼓,果然威风!

少年强,则中国强!!!

东方雄狮,国富民强。

年轻的村委,我眼里的村委,朝气蓬勃,人民公仆!

传统节目,小鬼摔跤,一个扮作两个小鬼,在雪地摔的不亦乐乎!

狮王拍照,哥,你比我拍的好!

风雪中我的同好。

年轻的村干部,也是好鼓手,村委强,则一村强!

龙耳寺往西一公里,便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历史名人苏秦故里,古老的阁楼,下面原来是一条石板街,我们小时候去村里玩,石千年来被路人踩得光滑的板街,下雨后油润,颇有江南小村的味道。

古老的阁楼,油润的石板街,当年苏秦走过的路,如今变成了水泥路,苏秦村的人们,热情好客,成功申请为中国传统村落。历史名村,又放异彩,建设新时期,新特色的新农村,苏秦村走在前面。

苏秦村的女支书,李焕玲,年轻时爱唱戏,他们村的戏台子,一直没断过,我小时候跟着哥哥嫂子去他们村看戏,回来路上我也夸,那个常仓娃嫂的唱的不赖。嫂子问我“哪几句唱的好?”我答不上来,我都是听看戏的人说的,我哪里是真听戏呀!

黑脸的汉子,鼓打的好,鼓点清晰,振奋精神,这回我是真懂。

作为文化名村,苏秦村委特意邀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走进传统名村苏秦村,为庙会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赞一个!!!

著名歌唱家,风雪送春到,艺术进农村。

我同学的姐姐,她们的舞蹈,漂亮!

等待进场的演员。

上场了。

我的父老乡亲!

龙耳寺和苏秦村都有免费的杂烩菜泡馍,浓浓的年味,乡情。

歌舞升平,盛世赞歌,祝福家乡越来越美,祝福父老乡亲越来越好!

阅读 440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