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化遗产“三词” 让瑰宝焕发时代新彩

Ryuu_
创建于2024-08-19
阅读 2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传承”“活用”“交流”三词,守护好灿若星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让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生命力首要在传承,要人人尽为“薪火”,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薪火相传”。遗产承千年之韵,经典载万代之情。中国拥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从宏伟的故宫到神秘的兵马俑再到如今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北京中轴线,每一处遗址都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凝聚了先辈们的智慧与创造力,展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知,遗产申报只是手段,保护传承才是目的。在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过程中,要提高对传承的认识,把传承作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首要手段。提高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让更多人参与到传承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行动中,成为传承的“薪火”,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起来,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注入强劲力量。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亲和力关键在活用,要物物尽可“出圈”,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出圈入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此前,短视频剧集《逃出大英博物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景区互动《盛唐密盒》等文艺创作火热“出圈”,就是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独特的立意和深厚的文化情怀引发广大观众强烈共鸣。广大党员干部要挺膺担当,积极活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推动其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促使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以更加亲民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影响力关键在交流,要国国尽能“观赏”,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共存共荣是大势所趋,要永葆“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的文化自信,以开放的姿态推动中华文化走上国际舞台,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沟通与交流。广大党员干部要推动中华文化和自然遗产“走向世界”,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让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世界的舞台上进行展示交流,助力文化和自然遗产“破圈出国”,用绚烂的文明之光照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为文化强国注入坚实底气和强大动力,既守得住文化根脉,也开得出时代之花。

阅读 2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