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卖花的小姑娘送给乞丐一支玫瑰,乞丐拿回家将它插进玻璃瓶。
可是玻璃瓶很脏,他想:“这么漂亮的玫瑰,怎么能插在这么脏的玻璃瓶?”
于是,他将玻璃瓶擦得干干净净。
这时,看见房间又脏又乱,觉得配不上漂亮的玫瑰和干净的玻璃瓶。
他又收拾了房间,还破天荒去洗了澡。
洗完澡后,一照镜子,焕然一新,他想:“这么年轻英俊的人怎么能做乞丐?”
第二天,他出去找了一份工作。
慢慢地,事业干得风生水起,还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改变,让一个乞丐化茧成蝶、成功蜕变。
知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的书《了不起的
我》就是这样一本改变人生故事的书。
他结合自己13年的经验和思考,从“开启行为的改变”“推动思维的进化”“发展关系中的自我”“走出人生瓶颈”“绘制人生地图”五个方面较系统地讲述了我们在自我发展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提供了了打破这种怪圈的思维和方法,给迷茫的你我一盏指明灯,让我们突破自己,去成就了不起的自我。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
行为改变 :小步子原图理走出心理舒适区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老布被关押了50年,即将刑满释放时,他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举刀杀人,只求在监狱里继续服刑。监狱并不舒服,却成了老布的的心理舒适区,最终自缢而亡。
而男主人公安迪本是银行精英,被人诬陷后锒铛入狱。
他彷徨、困惑、深感委屈,但和狱友们不同的是,他永远不放弃希望。
他用知识换取了狱警的信任,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他坚持给州长写信,用6年的时间换来修建图书馆的经费。
他用鹤嘴锄花了19时间年挖了一条地道,成功换来了自由的人生。他自始至终都不甘愿成为心理舒适区的囚徒。
人们习惯待在心理舒适区,因为它安全,确定,有一种可以掌控自己人生的感觉,但同时也阻碍了我们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改变,从改变应对方式,摆脱心理舒适区开始。书中介绍了四种改变方法: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养环境场、情感触动。
小步子原理
改变的第一步,不在乎你做多少,关键是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就如《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他想改变自己,于是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一个仰卧起坐,每天读两页书,每天写五十个字,用一个小到不可能失败的目标却奇迹般的超额完成任务,最终成为健身达人和作家。
迈出一小步,改变一大步。
思维改变:成长型心智模式跳出思维僵化
改变,不仅需要外在行为的改变,更需要内在思维的改变。
书中说到一个著名的实验。
让几百名小学生和初中生测试10道容易的智力测验题。
完成之后,一部分学生被夸奖聪明,另一部分被夸奖努力。
在接下来的测验里,被夸聪明的孩子大多不愿意选择难题,而被夸努力的孩子则越挫越勇。
实验证明:表扬聪明极大地削弱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因为表扬聪明暗示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形成了僵固型思维。
而表扬努力暗示能力不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能力。
人的心智模式,可以分为积极的成长型模式,和消极的防御型模式。
防御型心智模式有三种典型表现: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三种思维经常同时出现。
当孩子被夸聪明时,他陷入自我证明的陷阱中,回避挑战,即僵固型思维。
继而发展出应该思维:我应该表现得聪明,否则就没有人喜欢我。
当他在某件事上没有做好,比如一次考试失败,他会想:我连考试都考不好,证明我不够聪明,做什么都没用,即绝对化思维。
防御性心智模式把一时的挫折看作最终的结果,因而尽力避免失败,停止自我探索。
与此相反,成长型心智模式则推动人们不断地创造、发展与进化。发展成长型心智模式有三种方法:
1.创造性思维
把人生看作一个创造的过程,创造自己喜欢的事物。
行动的动力缘于热爱,而不是解决问题。
2.控制的两分法
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即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
3.近的思维
近的思维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变化的。
思维改变,就是从僵化确定的思维,变成弹性变化的思维。
关系改变:课题分离解决人际关系烦恼
心理学上有个“流浪猫效应”。
有个善良的女士,散步的时候看到一只流浪猫,就将这只可怜的猫带回家喂养。
然后遇见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她家很快变成了猫窝。
她一边养猫,一边怒气冲天,觉得自己的生活被这些猫给毁了。
但是她又不忍心扔下这些猫,只能无奈地做了猫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善良,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
边界是指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独立性,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边界不清,常常是人际关系烦恼的根源。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课题分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即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各自为自己的课题负责。而判断一件事是谁的课题,有一个简单的准则: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度的边界。
就像森林中的两棵树,离得太远,不能为彼此遮风挡雨;靠得太近,又没有独自生长的空间。
好的关系,从课题分离开始。
我的案例
从2008年参加工作至今,算算有十多个年头了,在这十多年的教书生涯中,我没有为自己挣得任何工作上的成就——没有职位头衔,没有教学荣誉,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我也曾试着多次改变,却常常无疾而终。积习已久的行为,思维,关系,改变之难可想而知。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在葛源最高山坡石桥小学任教,当得知中心小学举办新教师演讲比赛,每个村完小派一名老师参加。我早早为这场比赛做好准备,在比赛前一天被告知石桥小学的老师可不参加,我不知是兴奋还是失落。此后的很多年,比赛,机会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习惯了退避三舍,无动于衷。不用精心准备,不用害怕失败,我一直用僵固思维“我的能力就如此”,用绝对化思维“自卑的我”把自己框在舒适圈里动弹不得,同时也圈住了我的自我成长。因为环境偏远而遭到一次拒绝,我便一次次在心里拒绝自己,拒绝成长。很多次期盼有贵人相助,用力推自己一把,勇敢一点,自信一点,突破自己的不是宏伟的目标,而是行动的一小步。其实工作中并不乏这样的贵人,同事,朋友不止一次次鼓励我,帮助我,但都没有骂醒我。因为真正的贵人永远是自己,自我成长也永远是自己的课题。
《心理学大师》中有句话:“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
只有“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有勇气地改变自己才能适应变化,获得自我发展,成为了不起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