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柚子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敲敲”留下来—探索植物敲拓染的秘密

创建于2024-08-17 阅读1331

一.问题的提出

      暑假,我们一家在严州古城逛街的时候,我的目光被一家名叫“蓝与白”的服装店吸引住了。顾名思义,这家店的服装都是蓝色和白色。正当我诧异的时候,店主告诉我们,这家店的每一件衣服都是纯手工制作的,用的是传统草木染技艺。

二.选定研究内容

       从介绍中,我知道了草木染发源于史前时期,是一项古老的手工艺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多花果植物的根、茎、皮、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提取汁液,于是,植物染料开始出现。

      植物染料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们自己也能从植物中提取颜色吗?通过查找资料,我发现从植物提取颜料的方式多样,有生叶染、媒染、煎煮染、发酵染、敲拓染、套染、扎染。

      其中,植物敲拓染是一种非遗文化,属于植物染色的特殊技艺。利用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果皮等汁液拓印,借助辅助工具敲击来榨取它的汁液,在天然纤维的材料上染色。于是,我就选定“植物拓印”为实验方法,开始了从植物中提取颜色的奇妙之旅。

三.研究过程

2024年8月11日

问题1:寻找最佳固定工具

      第一次植物敲染体验,我用的方法是,叶片底下铺一张纸巾,叶片上面覆盖棉布。“咚咚咚”桌子与锤子的碰撞声有节奏地响着。在敲染的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收获,同时也有问题的产生:敲出来没有植物的形状,敲的过程中“调皮”的植物总是跑来跑去。怎么能让植物在一个地方待着,又能把植物的样子敲出来,我开始思考可以固定叶片的工具。

1. 在做手工时,不是有固体胶和双面胶嘛?想必是能够起到固定作用的。

2. 我看到妈妈平常会将剪纸片放置到封塑纸当中,如此一来,里面的纸便不会掉落。

3. 大胶带或许也能发挥作用,楼下快递驿站的叔叔总是用大胶带打包纸箱。

      方法已然具备,那就一同来试验一番,瞧瞧哪一种最适宜固定植物,并且还能够将植物的汁水敲到布上。于是,我逐一进行尝试,最终发现固体胶容易滑动,缺乏黏性;双面胶粘得过于牢固,难以撕下;封塑膜必须依靠手来辅助,否则无法固定;大透明胶不打滑,易于粘贴,同时也方便撕扯。最终,我大透明胶被我选为最为好用的固定材料。

2024年8月13日

问题2:什么样的植物规格更适合敲染?


      今天,我和妹妹一起敲染。我选用了一片很好看的蕨类植物,但是它的叶子很干很硬,敲了很久叶子的形态也没有敲完整。妹妹则选择了饱满汁水的绿萝,本以为会敲得很完美,正想欣赏一番,没想到她的叶子都敲烂了。

     同样的敲打工具、同样的布、同样固定工具,为什么有些植物敲染出来的印子很明显,有些却很淡,几乎看不清?还有些敲烂了?带着疑问,我们继续探索。

      我发现原来敲敲打打大有名堂,不是每一种叶子都适合。在叶片选择上:要选择有水分,又有纹路的叶子,不要选带有蜡质感的那种,叶子干湿度适中,蕨类,薄的,脉络清晰的叶片,能敲出很好看的形状。

      但是夏天天气太热,很多叶子水分都蒸发了,变得干瘪,不像春天那么汁水充足。所以我在选叶片的时候更要好好挑选一下了,一般上草丛里的叶子会更嫩、更好敲。

这是实验后我们的成功作品。

2024年8月15日

问题3:怎么能让植物的颜色褪得慢点?

      图片中这朵紫色的花,刚敲出来的时候很好看,紫紫的,但是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我发现颜色已经发黄,开始褪色了。这是为什么呢?妈妈告诉我,这是因为时间久了氧化变色了。

    “为什么上次店里的扎染衣服都不褪色,而且颜色都能保持鲜艳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上网搜寻答案。原来,植物拓印出来的花型与所用植物的形状基本一致。但色牢度难以达到服用要求,多用于艺术品(装裱成画等)。如果想让植物染料也能更长久的保持颜色,一般都会借助一种有叫做“明矾”的物品进行固色。它像白糖一样,白白的,把它加到水里,搅拌至溶解,再将摘下来的树叶或者鲜花泡到明矾中浸泡半小时,这样可以使树叶或者植物保持更鲜艳的颜色。如果家里没有明矾,也可以使用盐水代替。

固色实验开始

     办法想好了,那就行动起来。我采集了好多花花草草,并准备好明矾、盐、自来水、装水容器、电子秤,进行三组对比实验。

      我分别将盐和水,明矾和水以1:100的比例进行调配,并用勺子充分搅拌均匀。

     植物在明矾水和盐水中分别泡了30分钟。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我选取了同样数量和种类的花叶进行敲染实验。在敲打的过程中,我明显发现,被明矾泡过的花叶敲打起来特别轻松,似乎汁水丰富一些。那哪种固色方式更有效呢?就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吧。 

固色实验对比图

备注:左边作品未添加其他物质,中间作品泡了盐水,右边作品泡了明矾水。

第一天固色实验对比图8.15

PS:由于灯光问题,画面有点显黄,但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基本上植物拓印出来的大部分颜色没有很大差别。只是最上面的那朵粉色花,泡了盐水会更亮一些,泡了明矾的颜色更鲜艳。

第二天固色实验对比图8.16

(在相同室温条件下,黄色花的状态有了明显区别,从右往左看,依次变淡。

第三天固色实验对比图8.17

和昨天的观察结果一样。

第四天固色实验对比图8.18

加明矾的这张的紫花也开始慢慢地变淡了。

第五天固色实验对比图8.19

右上角的绿色叶片,也许是因为当时敲打得更用力一些,无添加任何物质的,反而颜色更浓。

第七天固色实验对比图8.20

加盐的紫色花褪色最严重,几乎半透明了。加明矾的蕨类植物有些许褪色。

第十六天固色实验对比图9.1

时间过去半个月,固色效果与之前相差无几,除了黄花、紫花褪色了,绿色植物没多大变化。

固色实验初步收获:

1.黄色花和紫色花的观察结果,让我意识到植物本身色素的特性对固色也有影响,有些植物色素相对较容易变色或褪色。

2.在实验中,发现明矾效果最好、盐次之。这可能有以下原因:明矾,具有较强的阳离子电荷。它能够与染料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从而将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纤维上。相比之下,盐的固色作用相对较弱。盐主要是通过增加染液的离子强度,减少染料分子的水溶性,促进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但其作用机制相对简单,与纤维和染料分子的结合力不如明矾形成的复合物强。

2024年8月17日


问题4:除了棉布,还有哪些材质适合敲染?

      这几天进行敲拓染实验,我用的都是棉布。第一批买的棉布已经用完,新的还在快递路上。那除了棉布,还有哪些材料适合敲染呢?我从家里找到了A4白纸、素描纸、厨房用纸、宣纸团扇、纱布、帆布袋共6种材料。然后全家总动员,开始寻找最佳敲染材料的实验。

在一阵叮叮咚咚声中,实验结果也显而易见。

     从实验观察记录表上看到,帆布的着色效果是最好的,纱布其次;而A4白纸和素描纸不好敲染,效果最差;厨房用纸比较容易着色,但叶片会敲烂,不推荐使用;宣纸团扇因底下有硬纸板,着色效果一般。总而言之,作为最佳敲染材质,布类比纸张更适宜。

     

      我从百度上搜索资料,发现棉布、帆布、棉麻、纱布等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使得植物色素能够较好地渗透到纤维中,所以比较容易染色和固定染料。

2024年8月19日

问题5:植物的颜色和敲染出来的颜色一致吗?

     今天,我想敲染一幅《樱花树》的作品,我采来绿色的三叶草、粉红色的韭莲花、玫红色的五色梅。我想,这么好看的颜色配在一起,一定很美吧。

    我摆好造型,进行敲染工作。可是事与愿违,绿油油的三叶草变成了枯黄色,玫红色的五色梅变成了丑丑的褐色,只有韭莲花还是粉嫩粉嫩的。这是为什么呢?不是说草木染可以保留植物本身的颜色和形态吗?新的问题驱动引领着我思考。

      经查证资料,我发现草木染未能完全保留植物本身颜色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首先,植物色素的稳定性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酸碱度、氧化程度等。在敲染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或操作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色素分解和变色。(ps:我是在25º的空调房里敲击,所以排除温度原因。但植物采摘回来,过了6小时才进行敲染,也许失去一些水分。)

      其次,所使用的布料材质和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染色效果。不同材质对植物色素的吸附和固着能力有所不同,可能无法有效地锁住色素。(ps我一直用的是棉布,排除布料问题。)

     另外,敲染时施加的压力和力度不均匀,也可能使得植物与布料的接触程度不一致,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程度不同。(ps这可能是个影响因素。特别是三叶草,我敲打的力度有点重。)

综上所述,我决定明天进一步调整实验条件,现采现敲,更加均匀地施加敲染压力,或许能获得更理想的染色效果。

2024年8月20日

问题6:花的颜色越深,敲出来的颜色就越接近深色吗?

      我到楼下小公园采花进行实验。这次我找了各色五角梅花瓣,有白色、黄色、橙色、红色、玫红色。但是实验结果显示:1.五角梅本身颜色与敲染出来的颜色不同,呈现出丑丑的褐色。2.颜色越深的花,敲出来的越接近黄褐色。

      妈妈告诉我,对于颜色越深的花敲出来越接近黄褐色,可能是因为深色花瓣中往往含有更多的色素分子。在细胞受损时,更多的色素分子参与了氧化或分解反应,从而使得颜色变化更为明显。

2024年8月21日

问题7:所有的花都是颜色越深,敲染出来越暗沉吗?

     我用玫红色的三角梅进行实验。三角梅保留了原有植物的色彩,依旧是玫红的,看起来还很鲜艳。

      两种花敲染结果不同,查找资料后,发现可能有以下原因:

1.对于五角梅颜色变化的情况,可能是其花瓣细胞结构相对较脆弱,在敲染过程中更易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色素大量氧化或分解。同时,五角梅花瓣中的色素成分可能本身就不太稳定,容易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发生化学变化。

2.而玫红色三角梅能保持原有颜色,或许是因为其花瓣细胞结构较为坚韧,在敲染时受到的损伤较小,色素得以较好地保存。另外,玫红色三角梅花瓣中含有的色素分子化学性质可能更稳定,不易发生氧化或分解反应。还有可能是敲染时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对五角梅的影响较大,对玫红色三角梅的影响相对较小。

四、研究收获

      1.通过此次科学部落格活动,我成功地积累了丰富的敲染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不断摸索与尝试,使得自身的拓印技术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提升。从前那些不够完美的作品,在如今的我手中,逐渐变得愈发精美,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图案的呈现,都有所进步。


2.不仅如此,我还满怀热情与期待,亲手敲染出了一条令人惊艳的草木染裙。当我精心挑选草木素材,细致地敲打着每一寸布料,那种专注与用心仿佛将我的灵魂都注入到了这条裙子之中。最终完成的草木染裙,色彩自然而柔和,图案独特且充满艺术感,它不仅仅是一件衣物,更像是我在敲染世界里创造出的一件珍贵艺术品,承载着我的心血与热爱。

阅读 13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