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双碳理念,促进生态文明

创建于08-17
阅读 4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因为错过了中国科技馆2024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项目(第二期)7月30 日上午的线上直播,今天我打开保存的二维码图片,认真回看了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的主旨报告:践行双碳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刘院士一共讲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践行双碳理念

    2020年,党中央明确指出,“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双碳”目标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意识、有步骤地改善生存环境的跨国共同行动。

    双碳政策对于节能减排,能源优化,经济转型,生态保护等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必须认真执行“双碳”政策,落实“双碳”指标。

1.1、何谓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 之后逐步回落 。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碳封存等方式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

1. 2、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气候增温,天气异常

    近年来,天气异常,气候变暖,几乎所有的气象灾害都有发生:台风、龙卷风、暴雨,洪涝、高温、酷热、干旱、冰冻、雪灾、沙尘暴.....殃及之广,灾害之严重,历史少见。过去一百年全球气候平均增高了0.74 ℃,陆地增温高于海洋,高纬度增温高于低纬度,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1.3、二氧化碳怎样使气候增温?

    CO2由2氧1碳双链连接而成,在常压下不能形成液态,易溶于水。在大气中的含量仅占0.038%,相对78%的氮和21%的氧,微不足道,但在空气增温方面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面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和空气振动产生的红外线。二氧化碳接受太阳辐射照射其分子能产生激烈震动而生成红外线发热,并能传递给周围的氮、氧分子,使其震动也产生红外线发热,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分子振动传递和激发,氮、氧分子就不能振动,也就不能产生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传递震动的机率越大,产生的热量也越多,从而使大气增温,气候增温。

1.4、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通过对苏联南极东方站3300多米深的冰芯研究表明,气候呈周期性变化,过去40多万年包括4个冰期旋回,CO2和CH4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与气候的温度变化密切相关。由此引起人们对二氧化碳的重视。

1.5、 二氧化碳是怎么产生的?

    IPCC组织的报告更认为现在的气候增温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途经是化石燃料燃烧,水泥生产和建筑,交通运输,土地利用等。其中化石燃料释放的CO2占据了人类排放的70%以上。

1.6、二氧化碳的排放途径

    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通过能源,特别是在中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情况下,约占整个排放的70- 80%。无论是历史累积量还是人均排放量,发达国家都胜于发展中国家。因而发达国家在减排方面要负主要责任。

三、实现双碳目标

    中央要求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达峰和中和是个动态过程,不同地区的时间和标准是不同的,何时达标?标准怎么定?要经过反复实验和检验。核心是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要增加二氧化碳回收和转化。在实施双碳过程中要解决碳源与碳汇,自然碳与人为碳问题。

减少能源消费,改变能源结构。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历年来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和原油的消费比例占绝对主导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能源消费。进行碳移除和碳封存。要实现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无可避免地需要导入二氧化碳移除,以抵销难以减少的剩馀排放。地质储存,碳捕捉与封存是减少大规模化石能源与工业来源排放的方案之一。与石油与天然气产业相比,碳捕捉与封存在电力产业及水泥与化学品生产领域的成熟度较低,在这些产业中,碳捕捉与封存是一个关键的减缓方案。

     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明白:自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活动一旦超出了自然界的这个负荷,打破自然平衡,就会出现异常引起灾难。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人类必须自觉地遵守。社会在发展最后还得回归自然,所以我们要践行双碳理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阅读 4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