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先后接诊了两名溺水患者,罗勇主任、刘静护士长带领抢救室和EICU第一时间启动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平台绿色通道,整合最优医疗资源,制订个性化方案,团队日夜坚守,两名患者均在入院第3天成功脱机拔气管插管并转出EICU,第4天转普通病房或转当地医院。
12岁,溺水、心肺复苏后6小时(户外游泳)。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后苏醒,进行性呼吸困难,重度低氧,当地医院第一时间气管插管后转送我院。ECMO团队接到预警后科室待命。团队评估后立即肺保护通气、脑保护、俯卧位,脑功能监测、出凝血风险监测等治疗。
入院时肺部CT
入院第三天,复查CT。入院第四天转普通病房,无并发症出现。
今日随访CT
孩子开心的笑了
17岁,溺水3小时(鱼塘)。当地医院接诊时呼吸困难,重度低氧血症。予以气管插管后转入我科。
入院时肺部CT
肺保护通气,俯卧位治疗
入院第二天肺部CT
入院第三天拔气管插管,复查CT
第四天转当地医院,出院前开心的和医护互动。
溺水重在预防;第一目击者、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急救非常重要。为此,我科做了大量的科普工作。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成立于198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近两年在学科主任罗勇博士的带领下,已成为医、教、研一体的临床学科,年接诊患者10万余人。分东院急诊科和新院急诊科,包含“院前120-诊室-留观室-抢救室-急诊手术室-EICU-综合病房”,急诊配置病床51张,其中留观床位18张、抢救床位10张、重症监护床位8张、综合病房15张。作为全院急危重症的首诊平台,拥有一支快反应、高整合、高素质的急救医疗队伍:现有工作人员135人,医生46人,护士74人,司机9人,120调度员2人,数据员3人,检验员1人。
拥有先进的急诊急救设备:ECMO、REBOA、电除颤仪(含心内除颤)、心肺复苏仪、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血液灌流机、血滤机、洗胃机、便携式彩超、床旁超声、可视喉镜、胃肠镜、纤支镜、高流量氧疗仪器、呼吸湿化治疗仪、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心电图机、临时心脏起搏器、输血输液加温仪、物理降温仪、保温毯、排痰器等。开展的核心技术有急诊床旁开胸复苏、ECMO、血液净化、骨髓腔穿刺输液输血、长程俯卧位治疗重症肺炎、目标体温管理、经皮气管切开、凝血复苏、胃镜下鼻肠管植入、纤维支气管镜等。
承接医院五大中心的建设任务,构建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平台。诊疗范围包括创伤、溺水、急性中毒、热射病、蜂蛰伤、急腹症、脓毒血症、急性脑血管病、各种高危胸痛(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恶性心律失常、心跳呼吸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内分泌危象、消化道出血等常见急危重症诊治。
为提升急诊学科建设,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结合目前急诊实际情况,划分为生命支持技术、急症、中毒、心脑血管急诊、创伤救治及应急救援等五个亚专业;通过亚专业的划分,使专业技术向精深发展,提高了医疗质量,提升学科的发展,精铸学科技术品牌,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咨询电话:0734-8288067(东院)
0734-8899904(新院)
0734-8288999(院前急救)
抢救室:15886437919
总住院:19577200051
创伤专线:19807349958
快速反应小组:195772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