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zpswbb
创建于08-16
阅读 2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这些遗产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华儿女伟大创造、智慧和共同记忆的沉淀,既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历史密码,也关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我国有着众多璀璨的文化遗产和靓丽多姿的自然遗产。例如,“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展现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五绝”著称,具有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 保护好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是首要任务。需以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其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这要求加快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 同时,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承与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需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将优秀遗产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通过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中国的世界遗产,传播中华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和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             此外,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也非常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多彩,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在地方实践中,许多地区也在积极探索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路。比如贵州,作为全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最多的省份,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像荔波提质升级景区,打造体验型产品,上新多种新业态,在呵护自然珍宝的同时拓展了业态;贵州省博物馆通过创新展览理念、讲述故事等方式,以优质展品和创新性展览赢得观众,展现了文化瑰宝创新表达的魅力。(漳平市委编办吴天琪)

阅读 2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