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章丘区预防未成年学生专项督查组再次走进枣园街道、垛庄镇,对重点水域“三重保障”落实情况和学校暑期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回头看”。
章丘区高度重视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镇(街)村(居)为主,联防联控”的原则,由区教体局牵头,积极探索区级层面的防溺水工作模式,着力构建并深化以镇村为主,由各党建工作区具体落实的镇(街)、村(居)、校、家“四位一体”预防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重点水域,警示标志、防护设施、施救器械“三重保障”。
枣园街道位于章丘中部平原,辖区36个行政村,排查水域7处,有大站水库、朱各务水库2处大中型水库,5处农村氧化塘,经督查,该街道所有水域的警示牌、防护栏(网)、施救器械(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三重保障”齐全。其中,大站水库位于西巴漏河中断,是济南市的一处危险水域,曾被列入山东200处危险水域名单,溺水风险较大。
枣园学区学校、枣园中学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认真贯彻区教体局文件、通知精神,扎实落实安全教育和家校沟通各项措施,各类档案材料规范、齐全。
垛庄镇位于章丘西南部山区,辖区42个行政村,排查水域35处,境内巴漏河河道长20公里。大型水库有垛庄水库、跃进水库,均有铁质防护栏、钢制丝网防,救援设施完备;小型水库百丈崖水库,部分区域有护栏,救援设施完备。经督查,其他32处塘坝,完全封闭2处,有护栏7处。目前山泉复涌,塘满坝平,防溺水压力陡增。
面对严峻形势,垛庄学区学校、垛庄中学凝心聚力,认真贯彻上级文件、通知精神,扎实落实区教体局各项防溺水工作措施,全心全力做好防溺水工作。
一是持续跟进家访,加强暑期家校联动。下发《夏季安全教育提醒》、《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提醒家长切实学生居家期间的安全管理。及时家访,重点关注单亲、留守儿童和困境学生等特殊群体。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宣传教育提醒。充分利用1530日常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开展安全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组织开展防溺水演练,引导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高自救救人技能,全方位、全覆盖、零遗漏开展学生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暑假以来,充分利用班级钉钉群,及时转发区教体局防溺水预警和各类安全提醒。
三是成立联防小组,建立互相提醒机制。根据学生家庭住址,成立防溺水“联防小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发现有同学靠近危险区域时要及时制止或报告老师,并对相关同学进行规劝、教育,杜绝事故发生。
四是加强镇村联动,助力落实“三重保障”。按照区教体局统一部署,分别在五、六月份,对辖区内水域的“三重保障”措施进行全面排查,并将排查结果反馈给区教体局,及时提醒镇、村做好隐患整改工作。
7月10日起,联合督查组对全区18个镇街开展全覆盖督查,对890个村居,512处河渠塘坝随机、重点抽查。七月底,全部完成督查工作。8月6日,启动督查“回头看”,截止目前,督查组已完成全区8个镇街的“回头看”督查工作,新发现风险隐患6处,已通知各有关单位、部门并全部整改到位。
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章丘区在防溺水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一是政府主导,联防联控,织密一张网。
5月16日,召开全区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16部门联席会议,会议要求,全社会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积极构建防“同心防溺水”安全网。6月20日,召开全区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推进会,11个部门分管负责人,18个镇街负责人参加。6月29日,暑假前夕,再次召开全区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对各项工作再部署、再强调、再落实。
二是部门协作,教体牵头,激活一盘棋。
防溺水工作必须联防联控,需要政府主导,各部门密切配合,镇街、村居、学校、家庭“四位一体”,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形成合力,压实责任。章丘区按照《济南市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办法(试行)》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分片包干督查机制,完善定期会商、联合整治、相互函告等防溺水督查整治机制,各部门、镇街分关把守,压紧、压实相关职责。
区教体局牵头组织召开防溺水工作会议,牵头组织开展专项督查,适时发布防溺水工作预警信号,以区预防未成年学生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给各防溺水成员单位、各镇街发送工作提醒函,督促落实隐患整改,形成工作闭环。区教体局学校安全科作为责任科室,除负责具体落实以上工作以外,还做好全区学校防溺水工作的安排部署、督导检查、应急处置工作。
各基层学校负责加强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程,组织学校通过签订安全承诺书等形式,提醒督促学生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学校负责梳理各类工作台账和工作流程,一旦出现溺水情况,能确保用台账资料说话,防止给工作带来被动。
截止目前,章丘区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发布防溺水橙色预警信号3次,发送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提醒函2份。
全区防溺水工作联席会议11个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负其责,扎实落实各项防溺水工作措施。各部门负责各自负责的水域、职责领域的公益宣传、隐患排查、警示标志、防护设施、施救设备、巡查巡视、应急救援等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发挥好河长制,湖长制作用,将镇、村级河长、湖长、河管员作为防溺水工作劝导员,根据河长制巡河规定,镇、村级河长每旬、每周,河管员每天都要巡河一次,在每次巡河中发现戏水人员,要及时劝阻,坚决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三是镇街为主,四位一体,建立一本账。
5月份,章丘区部署启动各镇街全面开展危险水域的排查整治工作,经认真排查,全区共摸排水域512处,建立全区危险水域排查治理工作台账,实现了“一村一册”、“一镇一册”。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水域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四是预防为先,三重保障,筑牢一堵墙。
一方面,加大防溺水宣教力度,筑牢一堵无形的心理墙。一是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自觉远离危险水域;二是通过家校沟通,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尽心管好自家的娃;三是通过镇村宣传,唤起社会的警惕意识,掀起全民防溺的浪潮。
另一方面,加大防溺水资金投入,筑牢一堵有力的防护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重点水域严格落实“三重保障”措施。要求必须配齐“四个一”:警示标志明显(一个警示牌);防护设施完好(一段护栏),施救器械完备(一根竹竿、一个带长绳的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