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声——彝家新村上马台<

弥渡杨荣
创建于2024-08-15
阅读 3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喜欢旅游,喜欢家乡的美景,于是乎,或步行,或骑车,或近郊,或远游——跋山涉水,穿村过寨,当然,偶或也有出州出省的,只是很少。适逢暑假,就像黄鲁直(黄庭坚)的“痴儿了却公家事”之后,东游西逛,览阅家乡美景,慰藉自我贫瘠心灵。这不,今天又出来玩了。

       美丽的家乡,可游的景点多多,今天我们看中的是美丽的彝家新村上马台。

       要说这个村,可是有来头的。据说与三国时的孟获还有些关系呢。传说彼时孟获驻守弥渡,他有个至亲的姑姑,在今寅街的彭家庄居住。几次三番,孟获想接姑姑身边孝养,然其姑姑深明大义,不应因私而影响孟侄事业,婉拒。由是,多情好义的孟获常在工作之余前往彭家庄看望姑姑。乘车至上马台,就骑马只身而去。当地百姓多次看到自己的父母官因情义看望姑姑,上马麻烦,于是乎就私下给他建了个专供上下马的台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沧海桑田,人们似乎忘记了村子的名字,只看旧台依旧,人们就称这村子为上马台。而今,台虽不见踪影,村子也多作增减挪移,然“真传”的村民依旧,依然是粗犷豪放淳朴善良地存在。

       我们进得村子。彼时彼刻,并非节日,村里少有的娴静,广场上,有六七青少年在打球。然村里的景观,瓶罐稀植,果树缀枝,壁画斑斓,村规明示,屋舍俨然——可以说,一切都尽善尽美,游之让人荡气于胸,心醉神驰。

       良久,我们方依依惜别,踏上归途。

       路在脚下,我知道我在走自己的路。我相信,任何时候,我会把路走得很稳,健康快乐地生活,做真实的自己。

阅读 3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