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全面深化改革”旗帜,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高萌发
创建于2024-08-15
阅读 3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在既往成就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的自觉、人民至上的宗旨、系统谋划的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新时代,我国社会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利用好调查研究这一重要法宝,以“坐在办公室碰到的全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都是方法”为工作理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调研中发现各领域各方面的突出问题力求做到逐案分析、追根溯源、抽丝剥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惧困难的勇气,千方百计破难题、开新局,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推进事物和历史的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惠民生、顺民心、得民意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赢得人民支持、获得力量之源的关键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党员干部要在工作实践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难群众之所难,既唠的了家常、也谈的拢政策,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检验改革成果的“铁标杆”。

坚持系统观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绝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党员干部要在改革实践中练就“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能力,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在不断的学习中解决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只有做到心中有“谱”,胸中有“数”,才能促进各方协同发力、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行稳致远。

阅读 3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