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佛教寺院中,能够被称为净土宗祖庭的有两处,一处是庐山的东林寺,创建于公元384年,也就是东晋大元九年,由东晋时期的名僧慧远大师创宗建寺。慧远大师依据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在东林寺创建净土法门,因此,东林寺是世人公认的净土宗祖庭。还有一处就是西安的香积寺,因唐朝高僧善导大师圆寂之后埋葬在这里,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高僧大德,在他往生25年之后兴建香积寺。香积寺因善导大师而蜚声海内外,即便是善导大师往生之后才建寺立庙,但这并没有影响香积寺成为净土宗的祖庭,这在汉传佛教中是绝无仅有的一座寺庙。
香积寺位于古都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在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塬西畔。从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出发,大约有十公里的路程。香积寺坐北朝南,地势高隆,南临西傍“八水绕长安”的滈河和潏水,是一处天然的风水宝地。风水宝地与高僧善导大师结缘是在唐高宗永隆二年,也就是公元681年,净土宗集大成者善导大师在长安光明寺圆寂,其弟子怀恽等,为纪念善导功德,将大师的遗骸埋葬在神禾塬上,建立“崇灵塔”。公元706年,也就是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在善导大师安葬25年之后,佛教净土宗的门徒为纪念祖师善导大师,也为了方便前来拜祭瞻仰的信众,便在塔旁建香积寺。
善导大师的灵塔“崇灵塔”,又名香积塔,塔为平面方形密檐砖塔,每面三间,周围为厚墙,中间为旋转木梯,人可以自由上下。因年久失修的原因,里面旋转楼梯塌陷,为空筒状。塔原高十三层,经多年风雨剥蚀,现存十层半。塔基四面有门,每层均开卷门,门洞按比例缩小塔角方直,线条轮廓明晰,显得分外挺拔抢眼。善导塔建成之后,工匠即在塔身上刻有楷书《金刚经》全文,字迹雅秀、笔力遒劲。舍利塔系青砖砌成,塔身壁面作仿木结构,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呈正方形,每边长9.5米,壁厚2米,密檐仿木结构,外观奇古秀丽。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善导塔重新整修,塔内有木梯直通塔顶。全塔朴实无华,为关中名塔。此塔原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积寺寺名源于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据说,唐代的香积寺规模宏大,曾盛极一时,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唐高宗李治曾到香积寺礼佛,并赐予舍利子一千余粒,还有百宝幡花,令其供养。武则天、唐中宗母子多次亲临膜拜。善导大师生前在长安拥有众多信徒,他的弟子怀恽法师,经常召集大家在寺内举行隆重祭祀活动,前来瞻仰、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极盛。后来“安史之乱”和“会昌禁佛”,使香积寺遭到严重破坏。相传,安史之乱是香积寺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得一次劫难,郭子仪率官军在此一带和安禄山叛军作战,香积寺惨遭浩劫,大量文物遭毁损和遗失。
到了宋代,净土宗流行,香积寺又得到修复。香积寺在辽、金、元各代,总趋势是衰落的。明代,香积寺保持原状。嘉靖年间,关中发生史无前例的“关中大地震”,香积寺毁损严重,地震过后,朝廷进行了大规模地修复。清代香积寺仍保持明朝的规模,并进行了保护性修葺。清乾隆三十二年,修葺善导塔。同治年间,香积寺再度毁于兵火,仅存大和殿、金刚殿、僧房和善导塔和几座几座小塔。期间,日本浪人趁火打劫,盗走大批金石文物。清末、明初,寺院衰落,不堪言状。新中国成立之后二十年里,国家财力匮乏,无暇顾及,香积寺一直处于低调休眠状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地方政府着手寺庙恢复建设。特别是1987年5月25日,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去香积寺视察,并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引起了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之后,香积寺的面貌大为改观。朴老先后还为香积题写“香积古刹”和“净土祖庭”牌匾。
目前,香积寺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零星工程还在进行,门前的停车场已经投入使用。从香积寺山门前台步拾级而上,山门上悬挂着赵朴初题写的“香积寺”匾额,牌楼为陕西富平特产荆山墨玉所制,五门镂空的六根柱石柱巧作天工,精工细作,远处望去气势宏大。天王殿,雕梁画栋,流光溢彩,飞檐斗拱,翘角重叠,壁画浓墨粉彩。弥勒佛和颜悦色居中,弥勒佛背面,韦陀菩萨金盔金甲,臂抱金刚杵,忠实地守护着大雄宝殿和佛家道场,八大金刚分立两侧,形态不一,怒目而视,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再现了“金刚怒目”。钟、鼓楼底均为正方形,木料砖混结构,方形四穹顶,伫立左右。大雄宝殿内宽敞明亮,肃穆庄严,龛台上供奉着阿弥陀佛接引站像,顶上高悬金色宝盖;佛前安放着日本净土宗所赠善导大师彩绘坐像。善导安然端坐在莲花座上,双手合十,手挂念珠,专心念佛。大雄宝殿是每个寺庙核心殿宇,与金碧辉煌的天王殿相比,是另一种风格装饰,显得古朴典雅。法堂为五间,是香积寺原有的建筑,堂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坐像,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尊者,法堂前有银杏树两棵。碑廊,陈列着唐代以来高僧大德和文人的书法墨迹。
西安香积寺是日本净土宗的祖庭,是中日两国悠久文化渊源和友谊的历史见证。净土宗在8世纪时传入日本,12世纪时,日本有个法名叫法然上人的僧人,依据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创立了日本净土宗,并在日本广泛传播。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是日本净土宗的根本圣典,日本净土宗信徒都以西安香积寺为其“祖庭”。
我第一次去香积寺,整体印象是:殿宇庄严整洁、环境优雅,是典型的汉传佛教寺庙。香积寺是小而精的净土宗祖庭,规模不及庐山东林寺一个角落大,寺庙管理上也逊色于东林寺,寺内有地摊算命看相江湖术士。香积寺香火一般,游客不多。唐朝著名诗人《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的场景早已时过境迁,不复存在。
净土宗早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成为中国信众最简单、最方便地修行方式。修行者以念佛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引导修行者往生极乐净土。净土法门自从东晋慧远大师,创宗立派开启净土法门以来,大德频出,修得正果者时有发生。就在慧远大师往生197年之后,山东临淄县一朱姓人家诞生一名男婴,他就是后来光大净土教的一代宗师善导大师,这一年,正是隋炀帝大业九年,即公元613年。对于善导大师早年生平史志资料,对他的身世、家庭等记载不多,片言只语说:他10岁出家,拜密州明胜法师为师,广习《法华》《维摩》等大乘经典。18岁的时候,有一天善导大师进入藏经阁,在仔细阅读《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之后,就发愿:“定当托质于莲台,栖神于净土,立定往生极乐之愿”,从此,净土思想在善导大师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善导大师还专程前往庐山东林寺,追慕慧远大师万古流芳的踪迹,追溯汉传佛教净土之源,并游历名山大川,参访大德,随方度化。29岁时,他来到山西并州玄中寺,拜当时净土大师道绰为师,自此一心不二专习净土法门,成为其最杰出弟子。道绰大师圆寂四年之后,善导大师来到终南山,后半生主要在长安、洛阳一带弘法。期间,他抄写了十万余卷《阿弥陀经》,善导大师也擅长书画,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普为流通,藉以广弘净土法门。大师本人多才多艺,具有诗歌、音乐、书法、绘画、雕塑多方面卓越的艺术才华,艺术天赋大力推动了净土法门的弘传。善导大师更擅长建寺造像的艺术,曾以检校僧的名义,奉敕监造洛阳龙门卢舍那大佛和奉先寺,直到63岁完成。弛名世界的河南洛阳龙门大佛石雕,是善导大师留给后人的伟大而永恒的杰作。
西方净土壁画是善导大师留给后人最后一件杰作,壁画是依据《无量寿经》内容,以墙壁绘画的形式,为信众们构想出来的西方净土变相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传说,有一天大师正在实际寺内指导画西方变相图,他忽然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于是便催促画工加快速度,尽快完工,并告诉弟子们说他很快就要往生了。弟子和画工不解,善导大师说,还有三天时间。果然,三天之后,善导大师感觉身体不舒服,便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怡然长逝,往生西方净土。这一年,正是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农历三月十四日,善导大师世寿六十九。
善导大师律己持戒,他平时效法释迦世尊托钵乞食,外出乞食时也是一个人独行,以免谈论世事,妨碍念佛。衣服和碗钵都是自己洗刷,从来不会找人代劳。终日忙于弘法利生事业,从不和人谈笑游戏,说无意义的话,做无意义的事,杜绝一切名利之念。据说,善导大师三十余年如一日,未尝睡眠。每入室长跪唱佛,不到力尽,终不休歇。每逢人就演说净土法门。冬天寒冷天气念佛,也要念到汗湿衣襟才停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善导大师在证得观佛三昧以后,又证得了念佛三昧,口念一声佛号,即有一道光明从口而发,为此,唐高宗赐大师号为“光明和尚”。
善导大师一生著有《观无量寿经疏》,亦称《观经四帖疏》四卷、《往生礼赞偈》一卷、《争土法事赞》二卷、《观念法门》一卷、《般舟赞》一卷等多种净土宗典籍。善导大师最大的贡献是,传承和光大了慧远大师的净土思想,“集大成于前,开先河于后”,完善了净土法门修行规仪,建立了净土宗完备的教义体系。
慧远大师和善导大师虽然都是净土宗的重要祖师,但他们的教诲侧重点、修行方法以及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力,都有所不同。慧远大师注重因果报应和个人修行的结合,而善导大师则强调念佛的简便性和普适性,注重实践和普及。善导大师将净土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其中特别强调称名念佛的重要性。他提倡专称念佛的名号,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大众修持。慧远大师主要依据《般舟三昧经》修行,这种方法属于难行道,需要深厚的禅定功夫。善导大师主要依据《观无量寿经疏》修行,提倡凡夫众生只要能具备往生的正因(即具足“三心”和起行、作业)便可借助佛的愿力得生极乐。所谓三心即是至诚心,深心与回向发愿心,合称安心;起行就是起身、口、意三业之行。身拜弥陀,口称弥陀,意观弥陀及净土庄严;作业是依四种法修持净业,即恭敬修(恭敬虔诚地修)、无余修(专修称名、专想净土),无间修(心行相续无有间断),长时修(心行不退,毕生相继)。——这些都是善导大师净土修行观和方法论。
净土宗的念佛方法主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持名念佛,就是专念佛的名号,也就是念“阿弥陀佛”或者“南无阿弥陀佛”;第二种是观像念佛,就是看着佛的塑像或者画像,以此来念佛;第三种为观想念佛,就是在脑海里描绘着佛的妙相;第四种是实相念佛,此种念佛方式就是观佛的法身。其中第一种念佛方式,也就是持名念佛最简单方便易行,所以也流传得最广最远。
善导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是世界各国净土宗信徒共同认可的大祖师。从大唐高宗时期到现在,从中国到日本,善导大师都是受人尊敬的佛教大德。据说,唐高宗时期,由于善导大师弘传的净土法门简便易行、不管凡夫雅士,人人都可以修持,所以,京城长安一度“化得满城归信,士女归者无数,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屠夫失业,满城断肉”的局面,可见净土一宗在当时的影响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也是与善导大师有关联的。传说,善导大师在长安弘传净土佛法,因为修行净土法门不要什么过高的要求,人人坚持吃斋念佛都可以摆脱生死轮回,往生净土。人们一听说有这么简单地方法,死后就可以到极乐世界,谁不想试试?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都这么试试,就苦了屠户了。一段时间,长安集市无人买肉,屠户失业的事情发生了。有个姓京的卖肉屠夫,平时也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红脸汉子,跟人打听,才知道是受一个名叫善导的和尚劝化,世人才纷纷吃素,所以各种肉食都卖不出去。于是,这个屠户便提刀去庙里找善导算账。屠户大步流星地走到善导大师面前,只听见善导大师喃喃地说:“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绕金玉满堂,岂免衰残病苦。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霎时,屠户被大师慈悲庄严的德相,深深地感化,惭愧无比。接着,善导大师为屠户讲解善恶、因果、轮回等受报事情,并劝他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屠户听的半信半疑,只见善导大师用他的道力遥指西方天空,空中立现极乐净土庄严景象。屠户此时惊愕不已,也让他相信了佛的存在,手中的刀也不知不觉落地,只听扑通一下跪地合掌忏悔。接着,这个屠户深感杀生无数,造罪无穷,当即在善导大师面前发愿舍寿往生。于是,他爬上柳树,合掌高声唱佛,堕地往生。当时围观的众人,皆见屠户跟随亲自来接引的阿弥陀佛,从顶门往西而去------
还有一个“遗文放光”的典故,说的是善道大师圆寂几十年之后,有一名叫少康的高僧,有一天到白马寺,在大殿里看到有经文放光,他好奇的去看这一部是什么经,一看原来是善导大师写的一篇关于往生的文章《西方化导文》,当下少康大师非常的感动发愿说:“如果我与净土有缘,惟愿此文,再现光明。”结果,《西方化导文》又再度光明闪烁,而且有佛菩萨出现。这个时候少康大师惊愕不已,就立誓说:“劫石可移,我愿无易矣!”少康大师从此初心不改,终于修成正果。
还有传说,信众非常仰慕善导大师,于是到光明寺瞻仰大师遗像,没想到的是,在恭敬顶礼之际,善道大师的遗像竟然化成无比庄严的金色佛身,这件事情很快流传到四面八方,都认为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
净土宗自慧远大师开宗以来,生生不息,一脉相承,但是,在法脉传承上,不像他宗的法系那样有前后传承的关系,说白了就是没有严格的师徒传承关系,而是后人根据其修持成就以及弘扬净宗的贡献而推举的。按这个标准,公认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为净土宗十三位宗祖。
净土宗历代祖师大德,对净宗根本理念地建构,殚精竭虑,亲历亲为,围绕阿弥陀佛48愿中的第18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信心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大德们对佛陀净土思想,进行不同诠释的版本繁多,共同构建和完善了净土宗理论。到了晚清时期,印光大师对经历一千余年的净土宗根本经典进行选取,最后定局,把《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五部经典,作为净土法门根本经典。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在谈佛说佛的时候,经常说到“摆脱轮回,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佛教给我们描绘的极乐世界,也就是佛家净土,到底是什么样呢?据《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等佛经介绍,极乐世界的人都是金刚不坏身,相貌庄严,没有昼夜,没有年月日,人人无量寿,不衰不老,寿命无量,神通德能几乎和佛相同。那里气候的变化是随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愿。那里没有病痛,没有烦恼,没有不善的人、动物,极乐世界人住的房子是七宝宫殿,地上是琉璃地,路上铺的是黄金,宽广平正,光明透亮。总之,极乐世界一切丰足,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美好事物,都可以享受到。
阿弥陀佛的净土思想,是相对于世俗众生居住的是“秽土”而言的。善导大师净土实践,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信众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凡夫众生也能得到成佛利益,遂成为人们理想归属。
在中国的佛教体系中,净土宗算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宗派,它代表佛教中国化和中国佛教化的大趋势。修行净土是每个佛教宗派都会涉及的一种修行方式,并非只有净土宗修行此法,因此,这才是净土宗在汉传佛教中,从未断绝地延续下来的真正原因。
文 字:李文勇
图 片:李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