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更新,网络作为开放式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如雨后的春笋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一开始,我们接触网络是因为需要打卡,需要手机查找学习资料,完成作业。慢慢地网络上的游戏、小视频、小说吸引了我们,我们不再专注于学习一块,总想着先玩一下游戏没什么的,先看一会视频就当放松一下,看小说也不错啊,就当练习作文了,就在这一次次的自我想法中走进了网络,再无回头路。今天就让我们看看网络带来的危害,希望我们能正视这个问题,远离危害,回归健康成长。
事件一
小明(化名)是一个16岁的少年,他经常熬夜使用手机玩游戏,每天放学后就沉迷于手机世界中,甚至忽略了学习和与家人的互动。他的学习成绩下降,身体逐渐变得虚弱,与家庭关系也陷入了紧张状态。
事件二
小芳(化名)是一个14岁的女孩,她沉迷于社交媒体的使用,经常整晚整夜地浏览和发布信息。她开始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与现实世界的交往减少,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也受到了影响。
事件三
小杰(化名)是一个16岁的少年,他常常沉迷于手机上的赌博应用。他借用了家人的钱来满足赌博的欲望,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和与家人的矛盾。这些案例只是一小部分,但它们展示了青少年沉迷手机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后果。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手机成瘾是一种严重问题,需要及早干预和适当的支持。
据新闻报道:
1、2019年3月16日,江苏省13岁男孩邵某因玩手机,与其母杨某发生激烈冲突,对其母杨某痛下杀手致母亲身亡。
2、2020年,广西12岁小学生偷用母亲手机玩游戏,并在一段时间内沉迷其中。5月12日,其父早上发现儿子晚上偷玩手机精神萎靡,便说了他几句,结果儿子当天跳楼自杀。
3、2021年1月15日,江西省一位年仅14岁的男孩,在家里用手机玩游戏,爷爷喊他去吃饭,但是男孩并没有搭理爷爷,爷爷一气之下将孙子的手机抢走并辱骂了孙子,随后男孩一怒之下将爷爷杀害。
4、2022年1月16日下午,32岁的何某保向12岁儿子何某兴索要手机,不给其带去学校。何某兴上楼拿手机到一楼给父亲,把手机交给父亲的时候,他手里还拿着一把剪刀。趁着父亲接手机没注意,趁势持剪刀捅向父亲何某保耳朵下颈部部位,何某保被送往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
我们也随机做了一些问卷,80%的家长都表示孩子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对生活和学习都会有影响,60%的家长表示孩子眼睛近视了,并且度数也增加了。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9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6%的受访家长称孩子在暑假视力下降了,感觉孩子暑假视力下降的初中生家长最多。对于孩子暑假视力下降的原因,82.8%的受访家长归因于无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
也会导致:
1.扭曲人格。网络成瘾的未成年人在情绪方面常常焦虑、担忧,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2.影响心理健康。过度使用网络对未成年人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因持续疲劳、睡眠障碍等引起诸如焦虑、抑郁、紧张、担忧等不良情绪问题。
3.诱发犯罪。包括以网络、网吧为媒介的共同犯罪;满足上网需求实施侵犯财产犯罪;受网络游戏诱惑寻求刺激而犯罪
专家也给出分析,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及家长应该如何做。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该怎么使用电子产品
其实,电子产品就像是把双刃剑。作为我们成年人,很多人都无法抵制电子产品的诱惑,就更别说孩子了。
那么,我们的孩子该如何使用电子产品,应该把握怎么样的一个度,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电子产品,如何防止孩子过度沉迷其中呢?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12-18岁: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根的做法。
电子产品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2.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3.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
我们学生们应达成自律协议:
一、树立理想,努力学习,尽量克制自己想玩手机的念头。
二、多交朋友,和同学和睦相处,课余多和同学玩有益的游戏。
三、多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关爱。
四、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多去大自然中活动,争取身心愉悦。
- 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手机的诱惑,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