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悲欢---锐评《都挺好》

大道无形的专栏作品
创建于08-13
阅读 6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原生家庭的悲欢---锐评《都挺好》

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3分的电视剧,最近很受大家关注,本剧颇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中式家庭就是这样的,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家家都不一样。其实不幸的家庭家家也都一样,都是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倍受各种煎熬(经济困难、关系不好等)。 

表面风光的苏家就是这样,在外人看来是幸福的,子女都有成龙成凤,卓有成就。大儿子清华毕业后连续考了三次才考上斯坦福大学,圆了自己的留学梦,也让苏家扬眉吐气在亲戚朋友面前有面子(面子是中国人最注重的,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留学的学费苏家卖了房子。二儿子只会游手好闲,但深得母亲喜爱,有求必应。最小的妹妹苏明玉,却不受待见,成绩优秀本来可以上清华的,苏母却因学费问题让她去免学费的师范学校,甚至于连吃饭都另眼看待,母女关系一直紧张直到苏母去世都未能化解,可谓深仇大恨。

故事背景应该是京城吧,从建筑形制看应是四合院,故事采用倒叙法,先是从苏母打麻将瘁死开始,苏家子女奔丧过程中的众生百态,再由苏明玉等人追忆往事。从三个兄妹都读高中,而苏明玉上大学要交学费,推出应该是90年代到80年代左右,因为交学费大概是90年代后期才有的,前面是不用学费的。但从苏家的一间房子卖几十万似乎应是2000年以后房价才死命上涨的,之前应该卖不了这个价。逻辑上是有点问题的。

苏家大儿子苏明哲,明白哲理,厚重持成,传统的家庭观念很重,孝顺父母,对兄妹友爱。但言语之间很少有清华理工科学霸的一点点痕迹,估计编剧对大学不了解。一心想肩负责任的明哲,却因种种原因与妻儿越来越疏远。事业日益走下坡路。人生并不成功。二儿子苏明成,明显吃现成的,典型的啃老族,但深得父母喜爱,对父母孝顺,对老婆很是宠爱,但对妹妹却深恶痛绝,冲突不断。这个逻辑上也是不成立的。一个有爱心的人对谁都能深刻理解,不可能对一部分人好对另一部分不好,人的个性人格是定型的,具有惯性的。卡耐基认为,人性是难以改变的,这是人性的弱点。一般而言过度溺爱培养起来的孩子是不会孝顺的,而且失去了自强自立的能力,因为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人格,不能理解别人,无法自立。所以苏明哲的角色是不符合基本规律的。其失败的家庭与人生是家庭教育的必然结局。

苏家小妹从小受母亲歧视,性格倔强自立,最终成为一个女强人。担任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处理事情果断毫不犹豫,在缺乏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要么走上歧途要么很有成就。所谓生于忧患。从18岁立志脱离原生家庭的她,却因亲情屡次被卷入纠葛中,每当家庭成员面临困境时,不得不出手相救。明玉的宿命是原生家庭的悲哀导致的。原生家庭的痛与伤,可能需要用一生来治疗,如果有可能,尽量脱离原生家庭的羁绊,否则将一事无成。

斯密曾深刻指出人具有自私的本能,婚姻家庭是私有制的产物,私有制是人类自私的产物。一切冲突的根源在于对物质等资源的争夺。富贵出良知,贫穷生奸计,是符合基本规律的。苏母重男轻女,也是自私的表现,源于传统文化中儿子养老,女儿出嫁后对自己用处不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儿子是正常的思维方向。苏母性格强势,偏执己见,常因小事情绪激动,苏父性格懦弱,毫无主见,自私自利,苏家父母的人格特质深刻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

最终苏家兄妹实现了和解,从经历的种种痛苦与悲催中醒悟,实现了跨越,中式大团圆结局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实际上多数家庭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人们的固有观念与价值观是长期形成的,人格和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能够反思自己的缺点,实现人生逆袭的只有少数人。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是阳光的,彼此关爱,互相支持,家庭成员人格健全,充满爱心,对事业和未来信心十足。王阳明心学哲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有,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最为得意之处,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心存良知,万物皆通。每一个原生家庭的生存状态,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美国保守党副总统候选人万斯,写下一部自传《乡下人的悲歌》,对自己前半生做了一个回顾和总结,身处美国社会的底层,父母离异,跟着母亲,母亲吸毒,性格爆燥,万斯在周边充满暴力、冲突、焦虑、毒品等环境下,根本看不到希望,如果不是转跟外祖母的话,万斯一生将完全失败,外祖母很有爱心,对未来充满信心,使得万斯改头换面,努力学习,进入美国军校,后进入耶鲁大学,从此进入美国精英阶层。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谨教授认为,一个人如果谈及父母时,眉飞色舞,非常骄傲,这个人一定很有爱心。家庭一定不会差。

马尔克斯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孤独的,充满炼狱般的人生。熟悉的人物、熟悉的命运、熟悉的家庭、熟悉的一切,场景的轮回、命运的轮回、一切的轮回。

阅读 6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