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古建知识小课堂:斗栱之昂

普照寺文物管理所
创建于08-12
阅读 2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昂作为斗拱中的重要构建,有真昂和假昂之分。早期的昂往往为斜置的真昂,其结构是利用内部屋顶的重量来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起到重要的杠杆作用。早期建筑墙体多为夯筑或者泥坯磊叠的土墙,斗栱的作用就是通过出跳来使建筑出檐更加深远,从而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而斗拱出跳越多,意味着层数越多,层数越多,意味着建筑越高,从而不利用防雨,而斜置的真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出跳而建筑不被抬高的问题,进而从结构和装饰上达到和谐统一。

唐宋以来,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完全取代了商周以来的跪坐方式,“随着人们起坐方式的改变,家具的尺度都相应地增高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建筑室内高度的增加。”加之烧砖技术的提高,使得真昂的作用逐渐弱化,从《营造法式》中虽然没有提及假昂,但插昂已经有所介绍,说明真昂逐渐向假昂过度。从遗留的宋构来看,假昂已经被大量应用。

真昂简而言之为斜置构件,起到杠杆作用。真昂又可分为下昂和上昂。

现存早期遗构中下昂多见,而上昂实例仅见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可谓凤毛麟角,几乎不见。

假昂为平置构件,已经完全丧失早期作用,与华栱无异。金元时期昂已经从斜置构件发展为水平构件,这一时期假昂已成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从真昂到假昂的过度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插昂,因其与华头子组合又不过柱缝,在结构中没有起到真昂的作用,是真昂向假昂的一种嬗变,插昂仅仅出现在宋金遗构当中,无疑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营造法式》中,关于昂的形制分为三种样式:

主流昂(作者自拟):“一曰下昂……其昂身上彻屋内,自枓外斜杀向下,留厚二分;昂面中䫜二分,令䫜势圜和。如芮城城隍庙正殿(宋)后檐铺作、绛县太阴寺(金)、新绛县白台寺(金)。

琴面昂:“亦有于(主流昂)昂面上随䫜加一分,讹杀至两棱者,谓之“琴面昂””。如韩城几乎所有的元代建筑。

批竹昂:“亦有自枓外斜杀至尖者,其昂面平直,谓之“批竹昂””。如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云院弥陀殿(五代)、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五代)、山西晋城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宋)。

批竹昂多见于为唐、五代、宋等早期遗构,昂面为一条平直的直线,相比较主流昂昂面凹杀二分,应是在批竹昂的基础上衍变而来。主流昂仅见于宋金遗构,结合《营造法式》中的描述,不难看出,宋代的昂主流形制为昂面凹杀二分的形制,琴面昂是在主流昂的基础上的一种衍变,昂面凹杀增加一分,为三分,所以琴面昂昂面比主流昂的昂面,弧线更弯曲一些。

昂的形制是建筑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从早到晚的时间来排序,批竹昂(唐、五代、宋)——主流昂(宋、金)——琴面昂(元明)。


阅读 2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