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淑霞工作室暑期共读之石淑霞篇

爱如茉莉
创建于08-12
阅读 3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32次打卡记录,近3万字读书笔记,历经32天的坚持,终于啃读完成这块硬骨头——《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恳读—啃读—垦读”可说是概括了自己阅读这本书的历程,难忘日日白天阅读深夜写作,甚至外出培训的几天里,也是在高铁上阅读,在宾馆里完成当日写作。而今,望着书边密密麻麻的批注,终于结束了第一遍啃读。


虽曰“啃读”,然而有不少理论知识并不十分理解,以下提到的五点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印象较深的方面:


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这是本书最重要的观点。王荣生教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立足点就是:从教学内容方面观课评教。作者主张从教学内容入手来讨论语文教学,理由是: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更妥帖地解释语文教学实践。他认为,如果公开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证明某教师的教学“好”和“妙”,那么意义就很有限。

我想,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关注授课者或者自己在授课时关注课堂环节中使用哪些教学方法并没有错,但是也要分一些注意力给教学内容。否则,费尽心思设计教学方法,结果内容讲偏了,岂不是白费劲?


另外,合适的教学内容,还需要适宜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是与教师个人性格、教学经验等个性化要素相联系的。同样一种方法,这位老师用就恰到好处,另外一位老师用可能就会产生东施效颦的效果。所以,一些“听着好,用不成”的方法可以拿来启发自己“开悟”,但未必要照搬进自己的课堂。


二、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九级累进标准。


作者提出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九级累进标准:

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

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王荣生教授在评价《愚公移山》课例时,认为其满足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即满足了两点: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这其实就是九级标准的最低两级。他又在评析《竹影》课例时强调“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初看会觉得这“好课”的标准太低了,但事实是,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也并不是能够全部达到的!


三、教材选文的四种功能。


作者依据教材选文的内容特点,将其功能命名为:定篇、样本、例文、用件。

根据作者的观点,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定为“定篇”,需要“悟文品字”,“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而实用文则适合当作“样本”或“例文”,帮助学生阅读或指导学生学会怎样阅读;或者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以及老师认为即使文中有不理解之处也关系不大的,可以当作“用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作者在评析多篇课例时反复提及并分析这四种功能,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简化为以下几句话:


选文功能及作用

“定篇”是经典,主要领会文本,

“样本”要典型,重在解决困难,

“例文”做例证,侧重选点学习,

“用件”要适用,触发听说读写。


自己据此判断所有的教材选文还有困难,但已经有了这种意识和判断力。



四、“阅读教学”到底是怎么回事?


“阅读教学”,到底是怎么回事?阅读教学中的“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文学作品的“欣赏”,文学作品的“感受”,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阅读能力”?


以上是作者在评析阅读教学课例时产生的一连串的发问,对阅读教学现状,他的评价振聋发聩:


阅读,变成了在课文中“找东西”!


如,在224页“品读”老王处,作者提出,有两个问题需要做出辨别:


1.作者说“这篇是散文,应该是去揣摩老王的形象,还是作者的情感?教师所做的是揣摩和品味老王。”根据散文这一文体,应该从作者角度感受文意。但这一问题是自己以前没有考虑过的,是揣摩作者还是作品中人物,似乎随意性或习惯性比较大。

2.教师“先让学生读最后一段,然后找课文中对老王的描写……”学生这里找一处,那里找一处,合起来就成为较为完整的答案。但“不同的学生散乱地找到一些语句与学生在整体上形成对课文的理解,这中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确实如此,就像学生每人捡到一点面包片,就算他们把自己手里的面包片组成一个面包,可是他们每个人能吃到这一整个面包吗?可自己平常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其实备课时很纠结,课堂需要关注全体学生。但怎么做呢?


五、“教什么”怎么落实?


“教什么”,就一堂具体的课来说,可分出三个层面,相应地转化为三个问题:


1.教师在这堂课里想教什么?

2.教师在这堂课里实际在教什么,教了什么?

3.在这堂课里学生实际在学什么,学了什么?

 作者认为,教学内容是对“教什么” 的回答,从学生的角度也就是“学什么”。其中前半句听了多次,很认同,但没有深想过,此处连上后半句则令人震颤:对学生来说,只要能学到点什么,“怎么学”有什么妨碍呢?“教什么”应该只考虑为了学生,而不是为了课堂,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非全部,课堂上还有教师,如果重点关注“怎么教”,教师很容易喧宾夺主。


阅读过程中常常惭愧地反思:作者批评的,很多是自己长期在做的;而作者提倡的,很多是自己没想到或做不到的。曾经“无知者无畏”,现在,应该“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了。


最后,将自己在啃读过程中的领悟化为下一步学习的起点,在此列出来,以时时提醒自己:



1.丰富观课评教的角度。

2.从分析课例开始研究课堂教学。

3.“低头赶路”的同时,不要忘了“抬头看天”。

阅读 3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