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扬剧《比目鱼》
作者:谈曲
扬剧《鸿雁传书》早年以幕表形式存在,1954年剧作家何鹤据此改编为扬剧折子戏,由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高秀英首演,在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中一举成功。
最初版本的《鸿雁传书》充满诗情画境,有较高文学价值和艺术品味,然而却不能为扬剧观众接受。当时的扬剧观众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听不懂也无法理解引经据典文绉绉的唱词。为了适应扬剧观众的层次不高的现象,《鸿雁传书》在二稿修改时,采用平铺直叙、口语式通俗易懂的文字,最终为观众接受,并流传至今。
作为省属的江苏省扬剧团,不仅要在同行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还要对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观赏习惯,加以进行正确引导。
1958年江苏省扬剧团根据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李渔作品改编演出了《比目鱼》。编剧:石增祥、何鹤。华素琴和任桂香饰刘藐姑,蒋剑峰和林玉兰饰谭楚玉。
故事说的是:书生谭楚玉浪游吴越间,与艺人刘藐姑一见倾心,恰巧戏班招募艺人,为了能更接近藐姑,楚玉毅然入班学戏。从此,一生一旦,台上演情侣、夫妻,天然佳匹,台下俩人渐生情愫,互通款曲。当藐姑知道楚玉为了自己甘坠“贱业”,颇为感动,决意嫁其为妻。财主钱万贯威迫班主,买下藐姑做妾,即将迎娶之时,藐姑借水上演《荆钗记》“玉莲抱石投江”一折,痛斥钱万贯无耻之流,然后纵身投水。痛失藐姑,楚玉伤心至极,对众人说明两人早已相爱实情,亦投水殉情。楚玉与藐姑死后化为一对比目鱼。当游至严陵时,被退隐的平寇将领慕容介捞救,一对有情人复化为人形并结成连理。
《比目鱼》与《奈何天》《壁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凤求凰》《巧团圆》 《意中缘》《玉搔头》一起收录在“笠翁十种曲”中。《比目鱼》描写的是梨园行里最真挚的爱情故事,该剧构思新颖巧妙,生活气息浓厚,展现了优伶们真实的生活画面,并有大量的戏中戏的情节。
应该说扬剧《比目鱼》从选题到舞台呈现,再到剧本改编都非常成功。然而,深奥晦涩难懂的文字令扬剧观众不能接受,甚至他们分不清戏里戏外的情节设置,幸有戏曲同行及专家的给予一致肯定。可惜没有演出市场,扬剧《比目鱼》在苏锡常地区及上海公演十几场后,便永久存入扬剧历史文化仓库中。
多年来,江苏省扬剧团始终坚持在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平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与努力,当然也在总结扬剧《比目鱼》失败的原因基础上,成功地推出《百岁挂帅》《碧血扬州》等剧。当今,随着扬剧观众的文化水平和欣赏层次不断提高观众不再单纯满足和喜爱《瞎子算命》之类题材,而是渴望看到更多有文学价值的剧作。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苏省扬剧团推出的《王昭君》犹如彩虹般绚丽斑斓而多姿,令之叹为观止,该剧被大学选入课本作为教学内容,同时也被誉为“最美扬剧”。